2014届科技文阅读指导专项2014届科技文阅读指导专项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专题第一节考纲解析2010年湖北省《考试说明》规定: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热点提示:1.原来的题型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但在今年增加了一道主观题。2.题量原来一般为4个,分值一般为12分,2010年湖北卷分值没有变,只是考查形式上改为3道客观题再加1道主观题,但这种考查形式还不一定固定,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也要适当关注新课改区域此类成熟的题型。3.选材广泛,科技文与社科文兼顾。4.知识点考查上,理解词句、筛选整合、推断想象是考查的重点。第二节题型分析与答题方法技巧(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考点阐释】词语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文中”,可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所指的“语境”。在理解任何一个词语时,这两种含义在阅读分析过程中都必须同时起作用。【考向分析】从命题形式上看,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表述题,其中单项选择题是多年来稳定的传统题型。从考查角度看,一是考查概念性词语的含义,一是考查指代性、比喻性词语的含义。因前者是考查重点,这里就结合高考实际情况,谈谈概念性词语的含义的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性词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概念的特征。①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概念的内涵,揭示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点,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因素。题干表达一般是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因为概念的定义一般只有一个。信息也一般集中在文中某一段落或层次,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说明。②概念的外部特征是概念的条件、表现、作用等。因为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从多个角度设置选项,而题干多是要求选择错误或不准确的一项。涉及的信息往往分散在原文的不同段落或层次。如2007年全国卷Ⅰ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就是依据原文中的“两个条件”从多个角度设题的,干扰项却是从“态度”角度设题。(2)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要会分析词语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可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理解词语,以求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正确含义。理解对整个句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有特定意义的重要词语。(3)掌握下定义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形式,要能够区别一种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性。其基本形式为:被定义项(词语)+系词(大多用“是”,也可省略)+形成原因+外部形态+被定义项所属的上位概念(大概念)。思路点拨解题流程图:第一步,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其次,要审准修饰语;再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符合文意”。第二步,选定区间。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第三步,比照分析。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照,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二)理解重要句子【考点阐释】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说来,以下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1.从内容上看,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2.从表达方式上看,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3.从结构上看,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等。4.从修辞上看,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等等。【考向分析】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