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点对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学习的体会通过这次系统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对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目标的学习,自己感受很深,以前有一点误区,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而忽视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认为我们为人师表,所说的、所做的都是对的,其实我们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是积极改善自己的心态。教师如果有积极的心态,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学生有兴趣,就会以辛苦为快乐,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反之,如果教师的心理环境不良,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人阅历、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身的的努力下得到改善。二是不断提高承受焦虑的能力。在工作中,个别教师缺乏魄力,遇事不会管、不想管,怕麻烦,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控制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当前,教育工作受到全社会的空前重视,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教学压力、职称压力、继续教育压力、竞聘压力等,教师的缺乏幸福感。能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心,有利于锻炼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促进教师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三是主动改善各种人际关系。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心理健康的教师善于处理好学生、同事、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主动学人之长补已之短,改善人际关系。四是对学生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大多数教师最大的苦恼莫过于学生的进步与否,总是“恨铁不成钢”,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疑惑选择这个职业的正确性。要学会调整心态,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用一种欣赏的眼睛,不断寻找学习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心胸才能开阔,心态才能乐观,心情才能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