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英语现状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各国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同时信息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而要想与他国很好地进行合作,就必须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外语,使用者较多,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尤其是现在的小学生,更应好好地学习英语,从而为将来的了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参加工作几年来,我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还不了解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要求是什么,新课改在农村变的有名无实。我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新课改的学习分析一下新课改的内容,列出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知道的新课改方面的问题。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新课程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新课程体现的教育思想变为每个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正如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师要熟练对英语课改的要求和目标,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把这种理念付诸于实践,这才是真正适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乡镇中心小学以及一些村小,大都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了英语课,有的学校还从一年级就开设了,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体会及对新课改的认识以及和其它老师们的交流,我发现现在的小学英语,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与新课改的目标不符合。一、对新课改的实施认识不足,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新课改要求现阶段开设的小学英语课《新标准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每周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但很多学校对英语不重视,很少开齐课程。即使开设,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从而也导致学生对于英语课也不重视,认为不如多学些语文和数学来得实惠,即便有些学校好好的开课了但是不注重考察,只是把英语作为一种兴趣活动来开展,而没有作1为一门学科来开设,没有排入课表,没有专任教师。根据自己的了解,农村小学英语开课面相当小,开课年级很不统一。有的学校只在三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三、四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四、五、六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五、六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只在六年级开课。课时安排也不尽合理,有的地方一周就有一节接触英语的课,只把它当成“副”科看待,英语课形同虚设。这样一来,城乡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就产生了相当大的差距。结果,到了初中,由于小学英语基础不牢和学区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不平衡,给老师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二、师资力量短缺,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面尽管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五年的时间,但是大多数农村小学还存在英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根据资料显示农村英语专业英语教师不到40%,小学中真正英语专业的教师寥寥无几,甚至于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教师,这样一来,就使得小学英语教师的主力军是非专业的,而这些教师则多数是兼职或者是半路改行。他们有的本身工作量就很大,(就象我所在的那个乡镇村小,每个小学英语专业教师在两个完全小学分别分别担任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八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周达到近30课时;还有个小学实在没有英语教师了,校长没有办法,就一个人教起来,岂不知这个校长连26个英语字母也不会读。)因而也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去;而就是这些改行的,也是从头开始的,因为他也已经把英语书丢了好几年,他们头脑中残存的一些英语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即使没忘,有的也已经过时了。而且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要求教师首先会读,有的教师的发音不准,那他影响的就不是一两个学生了,而是几十、几百个学生了,这样的后果不用说也可想而知了。这说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十分缺乏,在岗的英语教师又大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