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解读磁县教研室谢艳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分级目标第三部分分级标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建议附录语音、语法、词汇(二级词汇表、五级词汇表)、功能意念、话题、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建议、课堂用语课程标准基本解读第一部分前言说明课程背景与意义,有助于从宏大背景理解课程,把握英语教育的使命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英语课程的国家价值。今天的中国不再是1840年以前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改革与开放都离不开外语教育。中国的改革远比开放成功。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们的开放程度。而这需要全民的外语/外文教育。中国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因为义务教育是面向全面的教育。英语教育对于中国发展方向的巨大意义就在于此。这也是英语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千百年不可能再有的使命。如果英语教育没有起到促进中国进一步开放的作用,我们将愧作中国英语教师。英语教育的目标:提高全民素养、培养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英语不只是单词、语法!我们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我们如何提高国民的素养和能力?我们真的有能力去提高培养这样素养和能力?我们自己具有这些素养和能力?或者我们指导如何培养这些素养和能力吗?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2)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英语课程的个人价值英语课程对个人的工具性价值会英语,可以工作、生活得更好,打工、种地等都需要英语。不会英语肯定可以生活在中国,但肯定不如会英语的活得好、活得明白。这是课程标准非常现实、非常实在的一面。对于英语学习存在困难、导致几乎要放弃的学生,要用具体示例说明学习英语对他们个人发展的作用。英语课程对个人的人文性价值这说明英语教育对于个人的人文价值。我国大量愤青的存在,说明开放、包容的心态还没有成为我国国民的主流心态。英语老师的“洋气”(如敢为天下先、不妄自菲薄)应该成为学生的人文素养。(3)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英语课堂应该成为我国最具有民主气氛的课堂。我国英语课堂应该像英语国家课堂那样充满thankyou等话语。英语课程对个人的未来价值英语知识的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英语课程应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英语课堂应该帮助学生适应这些环境。一、课程性质本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英语教育的性质。英语是语文类课程,不是单纯的语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工具而言,英语是交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