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备课心得VIP免费

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备课心得_第1页
1/2
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备课心得_第2页
2/2
备《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有感(2015/04/01)周四就要上必修三了,备课组长徐雪琰老师提前说过,由于必修三的内容涉及到世界地理,在讲必修三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补充,其实这也是浙江省教育厅要求的,第一节就是《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但是教材上并没有这一块的内容,教参书由于高考改革现在还没有,手头上只有一本薄薄的地图册,那备这节课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从地图册上找内容。在备这节课过程当中,我首先看了一下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上对本节课的要求,基本要求是:1.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2.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要素的特点,并能分析其相互关系;发展要求是: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会认识大洲的一般方法。知道了本节课的要求,那就根据要求来组织这节课,首先是地理位置,怎么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用什么坐标来确定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这一些个问题接二连三的从脑中蹦出来,带着这些疑问去研究地图册,在地图册上对于“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这个知识点设置了三个问题,分别从半球位置、与其他大洲的界限、亚洲所濒临海洋、亚洲所跨经纬度这几个角度来描述或确定亚洲的位置,如果这么多的角度一股脑的给学生,学生会不会感到很乱,那怎么把这些个角度再上升到一个高度,让知识点显得有条理,学生愿意去记,没有其他的参考资料,只好去请教师傅,师父很详细的给我讲了自己疑惑的知识点,像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也就是经纬网来确定,还可以从相对位置比如海陆位置来确定,这样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这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好设计,因为之前在必修一学过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五个角度来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那只需要从每一个角度设置一到两个问题,并从这些问题中总结出每一个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特点。地形特点决定了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流速,而河流又在不断的塑造地表形态改变着地形,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决定了植被和土壤,这样五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大致的上课内容设计好后,缺一个好的导入,用什么可以吸引住学生呢,既要有知识性又得有趣味性,最后找出就用亚洲的世界之最作为课程的切入点。看看明天上课的效果吧!《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课后反思(2015/04/02)今天分别在三个班上了《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这节课。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首还是有点紧张,上课的时候表现的不够自信,如果下面同学看着不太正常比如学生会因为我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哈哈大笑,我就认为是不是自己失态了,或者哪出现问题了,就不自觉的紧张起来,也有可能是自己还不太习惯学生的这种反应吧!也是接下来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要有自信。其次是知识点虽然讲的清楚,但是在讲的过程中显得比较散,不系统,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有点困难;在讲到亚洲的地理位置的时候,讲完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后,自己就把这个知识点结束掉了,但是还有一个知识点是通过其他位置来确定,比如板块位置,日本、冰岛、新西兰等这些岛国就是通过板块来确定位置的。这样确定一个地区的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经纬度范围)、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板块位置(其他位置)这三方面来讲解就显得比较系统了,这也是自己所欠缺的。还有就是在一张PPT中有很多小知识点,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会落下一些小的知识点,在讲解亚洲与其他大洲的非界线的时候,在讲完亚洲与北美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后,ppt就直接翻页了,把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给忘了,虽然教材没有对这一点进行要求,以及亚洲与大洋洲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就一句话,彼此隔海相望就可以,但是作为老师就应该把这一方面的内容讲清楚,既使只有一句话,这是我需要以后注意的,对于小的细节知识点一定不要放过。《认识地区——欧洲西部》课后反思(2015/04/09)今天上了《认识地区——欧洲西部》这节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课下学生说这么上区域地理还挺有意思,得到学生的肯定自己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原来学生喜欢这样上课。由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备课心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