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猴子种果树》“引导自学”型教学设计课题:22《猴子种果树》课时:第一课时执教:朱诲时间:年月日本课教学总体说明:【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另有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教材简析】《猴子种果树》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本文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想象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进行品德的好教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就等着吃梨子。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第九自然段写猴子总是拔了种,种了拔,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朗读。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了解猴子种果树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环节学生自学事宜教师引导事宜设计意图明确自学重点(3分钟)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2、了解猴子种果树的过程。板书课题明确重点由课文自学重点进入文本,激发学生。围绕重点自学(12分钟)出示自学提示: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两遍。2、圈:圈出课文中的一类生字,并识记。3、画:用△画出二类生字,用———画出生词,并理解意思。4、标:标出自然段序号。5、想:完成表格,理解课文内容。(另附导学单)出示自学提示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关注学困生通过对课文地朗读及自学,学生字;能用课文的句子或者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交流自学情况(20分钟)小组讨论(11分钟):1、对:小组长检查是否圈、画、标。2、认:认识生字,说说难认的生字。(读音、偏旁、方法、形近字、多音字)3、读:读词语(齐读,交流意思。)巡视指导参与讨论随机点拨这是一个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展示自学效果的环节,也是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给予学生重点点拨与小读课文(开火车读,做到正确、流利。)4、议:议论表格。5、小组长安排小组代表发言。结。全班交流(9分钟):1、汇报生字、词语的学习。2、汇报表格。适时点拨和评价点拨自学得失(2分钟)针对学生自学状况及重难点进行总结性和提升性的点拨。我想告诉小猴子————(间接告诉引出道理。)巩固自学成果(3分钟)1、根据课文填空,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2、生字描红。板书设计22猴子种果树耐心教学反思另附件导学单:动物农谚猴子种的果树结果乌鸦喜鹊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