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高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端培训物理学科互动研讨素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芜湖市第一中学何家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如何理解自主学习能力?你对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如何认识的?你在物理教学中是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做法如何?学员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专家点评,从以下角度分析总结。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已是耳熟能详,它强调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给予知识本身更重要。应该说,从“鱼”到“渔”是教学观念上的一大进步。“授人以鱼”就是指纯粹的填鸭式的教学,实行的是对学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授人以渔”的模式则对我们学生自主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教学研究者在探索教学方式革新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会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备素质之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教育报告。报告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的教学原则上。”“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如此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是因为自主学习无论是对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和个人发展,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做到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的本质(1)自学不等于自主学习。自学是在没有教师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而自主学习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自学过程中,学习者虽然有较大自由度,但这种自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目标和客观学习条件。而学习目标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常常不是自学者所能够自由选择的。没有选择的自由,自学也就不能算是自主学习。即使自学者有选择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自由,但是如果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实现学习目标,或者他不能对学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自学也不能称为自主学习。1安徽省普通高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端培训物理学科互动研讨素材(2)独立学习也不算是真主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往往指不依靠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学习,如果是独立学习者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地学习他人指定的学习内容,接受他人对自己学习活动结果的评估,达到他人制定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独立学习者肯定没有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没有对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的独立学习当然不能称为自主学习。通过对自主学习与自学、独立学习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自主学习高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从其过程看,是一种学习模式,由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等几个必要的环节组成,包含对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所做的方法与策略上的设计与组合。从其内在隐含意义来看,自主学习是对个体意志品质的磨练、发展与提高,其深远影响在于促进个体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学会在学习化社会中自主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人交往合作、实现自我。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孤立地学习。学生主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