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探析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翻转课堂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方便处于山区的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到达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家里完成该堂课的内容学习,从而制定出来的这么一个学习方法。所谓翻转课堂,简单地理解,即是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被反转过来,平时我们的学习,获取知识在课堂,回家做作业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而翻转课堂的流程则与之相反,学生通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在家里进行课程的学习,课堂则成为知识交流与应用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并非简单的教学与作业完成的顺序颠倒,它是一个教学流程的翻转,是从根本上转变知识来源及应用场所的一次教学创新。随着萨尔曼·可汗创立可汗学院,并且该学院的视频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传,翻转课堂的热潮正面袭击着传统教育模式,引发了各国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模式的思考。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在真正意义上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控制学习的进度与强度,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通过多次视频学习来弄懂知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与课堂上一次性讲课完毕相比,翻转课堂的视频学习更顾及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其视频教学。使用视频教学并非能使教师松一口气,相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要制作一个教学视频并且要使学生自己在家里也能体会到课堂的氛围,隔着机器也能融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当中实非易事。并且翻转课堂充分研究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大时长,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视频长度,再者,翻转课堂由学生掌握学习时间,过长的视频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从而放弃自主学习,因此,10分钟左右的短小教学视频成为翻转课堂的主流,每一个视频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解答,其专题性比普通教学有所增强。二、语文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的基本要求(一)语文教学的场所不应局限有人认为通过视频学习一定是在家里或室内,这种想法显然是被旧模式的课堂所局限,既然翻转课堂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由,自然学习场所也可以有更多的变化,语文学习在于培养文学性思维,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户外也许是更适合学生发挥想象的学习场所。(二)语文教学需要情境的创设通过视频教学,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也许会下降,课堂中国共产党同学习的氛围也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创设教学情境显得尤为必要。语文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空间的学科,语文学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与模式,包括不同的媒体设备、不同的课堂讨论方式等,在教学和应用中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三)语文教学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需要精心的设计翻转课堂的难度在于如何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保证知识的摄入效果,除了在课堂的交流应用中可以检阅学生的状态,课堂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需要注重的一大方面,由于教师无法实时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尽可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必要。在课前,教师应设计好活动内容、教学主题及教学评价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讲授,并且要将课堂的应用与视频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四)语文教师要提高专业技能在素质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上好课,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当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所谓专业技能,它包括课程设计的技能、讲课使用的手段方法是否多样、甚至讲课的语速和语调等,都是专业技能中要考虑的因素。对语文教师而言,要实现翻转课堂,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翻转课堂所要求的教学手段种类更多,对教师讲课的技巧要求更严格,对学生是否接纳、是否能理解教学内容更看重,因此,教师的角色依然任重道远。三、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一)创设情境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第一任老师,无论教学模式怎么改变,决定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度始终是自身的兴趣爱好。许多学生认为语文枯燥乏味,其实不然,语文的魅力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只是学生难以进入情境之中,才会觉得语文学习脱离现实,没有固定的规律公式,学起来十分困难,在遭遇挫折时丧失对语文的兴趣。事实上,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本身就对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