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说课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不确定现象,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教学“可能性”。通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由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刻画,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所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而教学难点则是:将“不可能”、“可能”、“一定能”的描述性语言转化为数据表示,从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现代教育观也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而本课我将采用讨论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揭示课题(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自主探究(三)动手操作,玩中感悟,拓展思维(四)联系生活,感受价值,课外延伸(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揭示课题课的一开始我用一个小礼物刺激学生参与游戏:“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可是礼物只有一份,给谁好呢?这样吧,下面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摸球的游戏,如果谁能从我这个箱子中,摸出一只红球,那礼物就给谁。”摸球游戏主要是通过三种放球方式唤醒学生用“不可能”“一定能”和“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这样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重新感知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初步感知可能性有大有小。为后面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做好准备。(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自主探究1.乒乓球比赛规则数学源于生活,我就以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作为切入点。(PPT)在学生拆开礼物盒得到乒乓球后很自然地过渡到乒乓球比赛前裁判用投硬币的方法确定发球权,并问学生:“你觉得这种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发球权公平吗?为什么?”这样做一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回顾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二是通过“为什么”一问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猜对和猜错的可能性都是,体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基本思考方法,为下面继续教学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可能性打下了扎实基础。2.扑克牌中的可能性在学习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可能性时我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了扑克牌中的可能性。分别出示了下面这三个问题。(1)任意摸一张,摸到红球A的可能性是多少?(2)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2的可能性是多少?(3)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3的可能性是多少?从而明确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接着我改变题目,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还想到了什么?”(任意摸一张,摸到了()的可能性是?)因此我进一步启发:“同样的摸红桃,为什么前面摸到的可能性是,而后面是呢?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首先,我随机应变,安排这样一个变式练习:拿掉一张牌,再重复刚才的提问。这个练习是对应例题来设计的基础性题目,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对新知的理解。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原有的感性认识得以适当的抽象和提升,从而掌握求可能性的技巧。(三)动手操作,玩中感悟,拓展思维为了让学生即能轻松学习,又能很好的巩固新知识,我安排了下面三个活动进行巩固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首先我趁热打铁,安排学生根据分数放棋子的游戏。在逆向思维中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