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局长”那儿要回老师的时间VIP免费

从“局长”那儿要回老师的时间_第1页
1/1
从“局长”那儿要回老师的时间最近,《中国教育报》开展了一次老师“时间去哪儿了”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师们的时间多被与教学无关的事务“瓜分”。显然,这些与教学无关的事物并不是老师们自动“加压”的结果,没有谁愿意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到底这些无关的事物都来自哪里。比如应付各种评比、检查,参加各种无谓的活动,“适应”一些并不科学的职称评定、考核等。简单一梳理,你就可以看出,教师的时间其实攥在“行官员”的手里。在当前教育简放权还没有达到理想程度的情况下,基层教育部门的权力仍然集中。无论是局长还是校长,他们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师在忙碌什么。在教育的现实中,有的校长喜欢应试,有的喜欢宣传,有的看重学生发展,各有不同,有时候校长的个人爱好甚至会影响到教学,比如校长爱写诗,那他就可能会举办各种文学活动,校内的或校外的。这些局长和校长们主导的各种活动,并不一定是坏事,更多时候可能是教育的常态。但问题是,对他们举办的这些活动,向来没有第三方评价体系来评价活动对推动教育教学本身的效率和价值,没有事后的监管与评价。这就意味着,教师可能会被动地处在很多无效、不科学的活动、评比、检查中。如果效果不好的教育活动过多积累,就会造成教师教学时间的“丢失”和本身的疲惫。但局长和校长们本身又是教师教学成绩的裁判员,教师不得不“疲于奔命”应付了事。在我们看来,局长和校长们理所当然的种种权力,肯定有一些值得怀疑。我们要问问,这些侵占教师时间的种种活动,是否真正尊重了教育规律。目前,诸多检查评比、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的相关制度办法、要求,从本质上和相关单位的初衷来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健康发展。但体现的结果却是“添乱不帮忙”,影响了老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并没有体现出通过管理促进教育教学的目的。因此,校长要把权力的“拳头”松开点,校长要给教师时间。提高各种教育活动的针对和有效,别为了虚名玩花样,“绑架”了教师。同样,找回老师时间,局长要给校长空间,要尊重学校的法律地位。在现实中,各地对学校法律地位的尊重不够,简单以机关上下级关系看待和处理府与学校关系的情况大量存在。由于缺少对学校法律主体资格的尊重,导致一些地方府出台对各单位的相关管理考评制度时(比如各种检查评比),将学校一并纳入并进行无差别要求,通过层层传导压力,教师的时间被大量占用。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管理措施手段属于从其他领域简单套用过来,没有结合教育规律的特殊进行改造;有的是从其他地区进行简单套用,无法融入本地区的实际。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没有尊重教育规律,缺少对教育规律的研究,使得出台的管理办法措施“有法不可依”。在教育领域简放权的大趋势下,减少行管理者对教育的无效甚至是负面干涉尤为重要,大到国家出台教育法律法规,小到教学单位出台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办法措施,都要从教育规律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给教师松绑打下有法可依的基础。(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局长”那儿要回老师的时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