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政治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1,选贤任能,虚怀纳谏;2,加强中央集权,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1,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南书房;2,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经济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思想焚书坑儒,加强专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民本思想,慎用刑法,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大兴文字狱,加强文化专制文化统一文字完善科举制,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民族关系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开明的民族政策:1,设机构:东突厥—羁縻府州;西突厥—安西都护府;2,吐蕃和亲;3,册封首领缓和民族矛盾,尊重文化传统:1,对汉:崇尚儒学,开科取士,延揽汉族之士;2:对蒙:首领会盟,册封四大活佛;3,对藏:册封达赖、班禅对外关系积极有好的开放政策,设立鸿胪寺,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1,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丧失发展机遇总体评价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大唐盛世的奠基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1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生活时代春秋晚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希腊奴隶制社会民主政治走向衰落希腊奴隶制社会核心思想“仁”—核心:人际关系;“礼”—恢复周礼,匡正社会秩序;中庸—协调仁、礼关系理念论1,突破理念论,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2,确立了哲学研究对象;3,伦理学上:讲述“中庸之道”政治主张为政以德—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理想国—维护奴隶制极权政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文化教育1,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2,教育目标是成人,成君子;3,教育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主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4,教育内容:“六经”,“六艺”1:创办阿卡德米学园;2:生源来自上层社会,男女平等对待;3:教育内容:自然科学;4:教育方法:对话式教学1,创办吕克昂学园;2,教授科学技术;3,对一般民众发表讲演;4,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逍遥学派;5,在众多领域成就卓越:生物、物理、哲学、逻辑学等历史地位1,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2,改变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为教育推广创造条件;3,对亚、欧产生深远影响是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影响了西方文化走向,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促进欧洲教育事业发展局限性体现奴隶主阶级的意志,维护奴隶制2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时代背景政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英国殖民统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处于手工工场阶段(同前)思想启蒙思想传播启蒙思想传播历史功绩1,领导英国革命,推翻封建王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A,对内:a,政治上建立军事独裁统治;b,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文化上改善法律,扶植文教,提倡宗教信仰自由;B对外:远征爱、苏,颁布《航海条例》,发动英荷战争,与瑞、丹、葡签订商约,巩固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1,领导独立战争,建立独立国家;2,主持制宪,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政体;3,首任总统,完善总统制,制定对内对外政策,维护民主政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A:对内:a,网罗人才,组成内阁;b,建立国家银行,活跃国民经济;c,创立总统否决权,开创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B:对外:a,改善同英、印第安人关系;b,孤立主义,西进运动1,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帝国,制定内外政策:A,对内:a,宗教上承认天主教为国教;b,政治上精简编制,建立高效军事体制,剥夺民权;c,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军事上实行征兵制;e,法律上颁布《民法典》,确立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