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黑体,小四,加粗,居中)一、提出问题(黑体,小四,加粗,首行缩进)(课间播放《我的中国心》)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他一生获得无数荣誉,其中有一荣誉,老师上节课没告诉大家,想知道吗?播放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颁奖视频。2、齐读课题两遍。你想提什么问题?预设:(1)钱学森爱国表现在哪些方面?(2)钱学森具有什么样的精神?(3)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二、探究学习(黑体,小四,加粗,首行缩进)(一)出示导学提示(一):(限时5分钟)【把“自探提示”改成“导学提示】默读2—6自然段,用“﹏﹏”画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学生自学,写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二)交流体会,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1、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两段话的学习。(1)同桌交流勾画句子及批注。(2)出示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学习第一段:①指名读,师生评议。②仔细读第二自然段,钱学森在美国拥有些什么?大屏幕出示:钱学森宁愿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也不愿放弃(回到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③小结: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都没能吸引住钱学森,我们可以看出钱学森一心想要回到祖国,报效祖国。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学习第二段:①指名读,师生评议。②学生交流感受。5③填空练习:是啊,祖国虽然穷,但钱学森相信只要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走向()。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第五自然段。(1)既然钱学森一心想回国,为什么一直到1955年才成行呢?我们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5自然段)。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2)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3)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他一心想着报效祖国。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就是:我是中国人(齐读)。3、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齐读第一段)三、运用拓展(黑体,小四,加粗,首行缩进)1、出示钱学森归国画面,就在他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刹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写在112页插图旁)2、交流。3、总结全文: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全班齐读最后一段)。教师引导学生记住钱学森,结束全文教学。四、作业设计(任选一个完成)(黑体,小四,加粗,首行缩进)1、阅读其他2-3名科学家的故事或再阅读一些名人爱国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2、作文:借鉴课文借助描写人物语言来勾勒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板书设计:(黑体,小四,加粗,首行缩进)心系祖国19钱学森我是中国人(中国导弹之父)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