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攸县四中《农村中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实践和探索》课题研究组一、立题背景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如何加快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进行学习;同时它能创造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把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国外远程教育的规划和发展,大多与社会发展、学习权力,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相联系。中国也是如此,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指明“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此后,教育部又将“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确定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很明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是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而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溶入终身教育体系。而在中学教学中引入远程教育这一概念,尤其是利用远程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共享名校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共赢,在目前尚属一个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我校地处湘东紧邻106国道的县城南郊的菜花坪境内,学校虽有着近50年办学经历,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学校未得充分合理的发展,学校发展相对滞后。面对新形势下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学校处在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中。如何打破圈禁名校优秀教学资源的围墙,充分共享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拉近与名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距离,从而共同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便成了我们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如何运用远程教育的有利条件,结合学校教育的当前实际,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与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的合作办学,便是我们试图研究这一课题的一重大突破口。“农村中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实践和探索”的研究课题,也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异地同步实时互动传播的远程优质教育资源(省重点中学长郡中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探索出成功的资源应用模式。二、理论假设本课题注重了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途径的探索,使辅导老师不会模式化机械化地让学生在直播课上只看不做或只听不想,也注重将自主参与的合作意识引入到课堂,实行异地同步实时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享受,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借助于远程直播教学手段,采1用以对比研究法为主、以统计法、调查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测试,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而研究对象(学生)则是从高一14个班中随机抽样,均等匹配,每个班的学生为55人。由于该研究严格遵循操作规则,直播班的辅导教师是由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工作责任心并执教过高三教学的老师担任。同时,辅导教师和长郡直播班老师严格遵循“同步备课、同步教学、同步作业、同步考试”四个“同步”的合作原则,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得到更优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三、理论依据本课题中所说的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是以师生共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课程的过程;是以异地同步实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