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运动中成长——体育共同体观摩研讨活动心得扬中市八桥中心幼儿园杜剑本学期有幸参见了扬中市体育共同体的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丰裕幼儿园进行。活动后围绕体育教学老师们开展了讨论研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节是小班体育活动《小青蛙跳荷叶》,祝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布置了“荷塘”的环境,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到情境中去。教师的教态也比较亲切自然,能和孩子充分地融入到游戏中。第二节是大班的体育活动《玩梯子》,教师设计的环节层层递进,让每次提升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挑战,通过活动,孩子的能力、意志品质都得到了提升。最后是一位年轻老师展示的《玩布袋》,所谓的布袋就是我们平时孩子玩的跳跳袋。在老师的引导下,布袋就像是魔术师,变了好多好玩的游戏材料。在活动课的最后环节的结束部分,老师通过“变魔术”的形式,边念儿歌,边让幼儿把袋子叠好,既让幼儿做了放松运动,又让幼儿收拾整理了材料,真是一举两得,值得学习!在活动结束后,我对幼儿的体育活动进行了反思。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是体育教学,每周我们也都有体育活动课,如何上好每节课,如何让孩子习得更多的体育技能?都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不断积累、总结、提高的。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一、调动身心这部分教师的指导策略着重于幼儿心理和生理的两方面。一开始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来激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愉快的情绪,激起幼儿内在活动的动力,把幼儿引入到活动的情景中去。再一个就是,教师要运用音乐律动、模仿操、小游戏等一些活动量小、强度低的活动来引导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使幼儿的身体从原来的安静状态转入一个较兴奋的运动状态,为进行较大活动量和活动强度的身体运动做准备。二、活动练习这是体育活动的基本部分,也是教师指导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幼儿身体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处于较大的状态。幼儿体育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是幼儿自发的好动性。幼儿生活中,情感是占主导地位的,情绪性和趣味性对他们的身体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设置情景,激发、调动幼儿对获得运动能力的积极愿望,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在他们身体活动的同时,运动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新的行为动作时,要创设丰富多样、生动变化的体育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此环境中,运用观察、模仿、相互学习、探究、发现和相互纠正等方式去进行学习。教师则根据每个幼儿的活动水平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三、放松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身体活动的规律,转换幼儿活动的内容、形式,通过一些放松身体的游戏或动作使幼儿肌肉放松,疲劳消除,呼吸及心率得到恢复,让身体由兴奋状态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活动时,既要基本遵循框架,又要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教育需要,创造出更多的变式来,用以指导变化多端的教育过程和各种各样的教育对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