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得力助手扬中市实验幼儿园袁君论文提要: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是幼儿思维和交流的工具,陪伴着幼儿每天的学习、生活和游戏等方面,是幼儿获得外界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儿童心里发展上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它利用计算机设备,将声音、图像、文字、图形、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结合起来。在语言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使活动充满童趣,还能激发幼儿的极大兴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正好符合了这一需要,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还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对幼儿来说具有直观、形象、运动、和可重复性,积极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结合也日益紧密,已经逐步渗透到教师备课、授课和幼儿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过去,要描述一个故事,再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也难以让幼儿获得深刻的印象。但在今天这种多媒体时代,为故事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可以使故事过程变得非常直观,能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唤起幼儿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因此,我觉得运用多媒体教学来优化教育活动势在必行。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发幼儿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赞可夫说过:“多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幼儿年龄小,对他们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刺激幼儿的内心深处的需求而引发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富有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活泼的语言,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没有的独特魅力。它把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静止的画面变成了生动跳跃的画面,极大的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一旦幼儿感兴趣了,教师就获得了第一把金钥匙,为下面活动的深入做了铺垫。例如在开展语言故事《新年礼物》时,首先通过屏幕展示了快过年了森林里面一派喜洋洋的情景,幼儿一下子被热闹的画面吸引过去了,然后用鼠标点到每个小动物,看看它们都在为过年做些什么准备、为朋友家人准备了些什么礼物等,每点到一个动物,幼儿都非常好奇,并纷纷在下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很快就把整个故事内容大概连起来了,并理解了故事内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幼儿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二、营造多媒体动态情境能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在《新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差异,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孩子很是能说会道;有的孩子则是沉默寡言;有的孩子性格开朗外向,说话落落大方;有的孩子性格内向,有点羞怯,见到外人不太愿意讲话。这样一个班级里面就存在强弱两面的幼儿。如果在语言活动中只是简单的几幅图片教具,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说到尽兴,沉默寡言的幼儿更加没有开口讲话。为此,营造一种多媒体动态情境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例如语言故事《小鹿历险记》,我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通过课件播放小鹿出门逛街遇到的一系列惊险的事情,生动的形象、活泼的语言、惊险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小朋友也很乐意去说,对于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绝不是几张图画可以比拟的。可以看出多媒体通过声音、动画等各方面的结合,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