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认识倒数》一课有感教学倒数的知识很重要,能为下单元的分数除法作准备。分数除法一般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这里的转化需要倒数的知识。有关倒数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点:一点是倒数的意义,另一点是求倒数的方法。学生建立倒数的概念以后,求一个数的倒数就容易了。因此,教学中十分重视概念的形成以及对概念的准确把握。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里的数可以是分数、整数和小数。教材中是先以分数为素材认识倒数,建立倒数的概念,然后扩展到整数。而蒋老师这节课倒数概念的建立以已经学过的分数、整数和小数为素材,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建立倒数概念时,让学生从不同的数中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概念的形成离不开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的支撑,它主要依赖于对感性材料的概括。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水平,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找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因此在新课开始阶段,安排“什么数乘什么数等于1”的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及结果的交流,让学生找到丰富的肯定例证这样的感性材料,具体感知两个数的关系,从中获得对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关系与特征的直接感受,丰富感性认识,使之成为抽象概念属性的基础。接着让学生进一步对这些例子进行比较、综合,找到共同特性,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概念的本质属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对感性材料的直观感知——比较综合——概括概念的过程,这样设计是遵循学生建立概念的基本规律的。本课教学中还十分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求已知数的倒数分三个层次教学:先求3/5、2/3等分数的倒数,然后求5、1等整数的倒数,最后是0没有倒数。在第一个层次里,要求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分数,发现它们的分子、分母刚好互换位置,一方面进一步体会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另一方面找到了写出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第二个层次写出整数的倒数。可以从概念出发,寻找与这个整数相乘等于1的数。如果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就能像分数那样直接写出它的倒数。第三个层次理解0没有倒数,并要求作出相应的解释。这是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是0,不存在与0相乘能够得到1的数。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抽象、概括,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思考和观察,发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