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师寄语: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课前热身:(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并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画出来,细心揣摩,对后面的学习有帮助哦!)走进作者: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我来解题:《蟋蟀的住宅》,把蟋蟀的洞穴称为“住宅”是典型的拟人手法。蟋蟀北方俗叫“蛐蛐儿”它的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触角比体躯为长。以翅摩擦发音。因均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是农业害虫。教材解析:这篇课文选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教学过程中,注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蔽”、“慎”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并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质疑,激发学习的兴趣。1、同学们都非常热爱大自然,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昆虫世界”转一转。(课件展示:你能正确填出昆虫的名字吗?飞()扑火;()捕(),黄雀在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知有儿童挑(),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个“促织”现在叫什么名字?(蟋蟀)小名叫什么?(蛐蛐)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去拜访一下蟋蟀的住宅。(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谁能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来读?(语气有好奇、喜爱、赞叹等。当学生用好奇的语气读时,要追问对课题产生什么疑问,即引发质疑)二、初读课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2、看拼音写汉字Zhuzhaiyinbiyincangxuanzezhuzhidongxue住宅隐蔽隐藏选择住址洞穴Rouruosousuoqingxiepingtanwatukuanchang柔弱搜索倾斜平坦挖土宽敞Suiyueranhaobukexi随遇而安毫不可惜3、比一比,再组词。毫()扒()蔽()遇()宅()豪()趴()敞()偶()穴()4、解释词语意思。慎重:谨慎认真。耙扫:课文中指蟋蟀用脚整理门口。搜索:寻找、搜查。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分析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2、指导学生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四、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通过上一课的了解,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址,绝对不肯随遇而安,那这节课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吧。二、课堂研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一)自主学习(方法:独立完成以下各题,对自己感到困难或疑惑的题,在序号上做标记。)1、请同学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