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创建省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继“创模”工作全面启动之后,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启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力求两项工作同步推进、互动并进。今天我们召开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创园”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真抓实干,迅速掀起建设绿色家园、创建园林城市的热潮,确保2008年“创园”目标顺利实现。现在,我先讲两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找准差距,迅速掀起创建热潮创建省园林城市是我市“五城同创”的目标之一。新时期、新阶段,建设绿色家园、创建园林城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建设绿色家园、创建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短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尽管我们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广大市民也切身感受到城市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客观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创建园林城市,与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目的一致,就是要以创建为抓手加速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环境保护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二,建设绿色家园、创建园林城市是增强环境竞争力、提1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举措。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本和生产力。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除了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还体现在生态环境上。目前,我省已有12个市、县建成国家园林城市、12个市、县建成省园林城市。争先进位、攀高比强,迫切要求我们尽快缩小环境上的差距,通过“创园”来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集聚一切有利于跨越发展的要素,进而提第1页共7页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其三,建设绿色家园、创建园林城市是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既是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志。创建园林城市,打造优美、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是我们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实际行动,更是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要通过园林城市的创建,让人民群众拥有树荫环抱、四季葱翠的绿色空间,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爽,以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建设高满意度、高含金量的小康社会。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创园”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们围绕“三水城市”定位,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形象日新月异,城市绿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实施了一批高标准的道路绿化,建成了一批有品位的滨河绿带,打造了一批个性化的街头游园,2形成了众多风格迥异、赏心悦目的景观绿地,成为**XX县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到2006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0.16%,绿化覆盖率达35.16%,人均公共绿地达7.18平方米。同时,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不少单位和小区绿化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建成省园林式单位5个、省园林式居住区2个。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省园林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我市“创园”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大主体指标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相差0.32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相差3.48个百分点;道路绿化达标率偏低,有的尚无绿化隔离带,对照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95%、市区主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30%、次干道不少于25%的要求尚有距离;部分单位对庭院绿化、美化不够重视,绿化水平较低,部分老旧小区绿化环境差强人意;生产绿地规模偏小,缺乏上档次的苗木生产基地。此外,绿化管理制度尚未得到很好落实,重栽轻管、毁绿占绿现象时有发生。总之,“创第2页共7页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现在,“创园”目标已定,目标能否成为现实,事关**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五城同创”的总体成果。全市上下务必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创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投身创建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