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州学习感触(王士春)VIP免费

苏州学习感触(王士春)_第1页
1/3
苏州学习感触(王士春)_第2页
2/3
苏州学习感触(王士春)_第3页
3/3
●蜀山区第七届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学习是一种文化浸染合肥市嘉和苑小学王士春水韵江南,潋滟古今。对于苏州,我已算阔别多年,记得十多年前在南京工作的时候,我常到苏州来,古街古塔古河古韵,印象很深,离开江苏这些年,也常外出学习研讨,不过,不是北方城市,就是南方的上海、杭州、广东等,有意无意地,都很自然地避开了苏州,即使有时已经确定了到苏州活动,也会因为有事耽搁,未能前行。本次主管部门安排专题研修,真是让我与旧事旧景重逢了。车行苏南大地,又见河汊水网交错,不仅是乡村,即使是城市,也不乏河流,而且,有不少至今还有船只往来。千年古运河,水韵悠悠。我想,一次一周的校长研修,我们可能不会学到多少具体的学科知识,但是,吴越文化的浸染,相信,此次会有所获、有所得。一、办学要有一种文化坚持九月十八日,桂花飘香,我们蜀山区第七届校长高级研修班一行共43名学员,在局人事科科长朱江的带领下,走进了充满学术气息的苏州大学。这是一个有着古建筑、参天大树和深厚、执着文化底蕴的偌大院落。那,门楣上厚重的、古朴的“东吴大学”便是我构想多次的文化遗存。从1900年创办一百一十多年来,苏州大学真的是沐江南地域之灵气,循求是传统之文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出了众多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噢、查良镛(金庸)、谈家桢等,应该说,都是我耳熟能详的。在如流水一般逝去的一年又一年的岁月中,我想,要成就如此大学,没有百年的文化坚持,那是做不到的。漫步中,当你触摸斑驳的古墙、沧桑的古树,感觉的不仅仅是百年的历史,而应该是一代又一代精神传承,文化坚持。当我们在理科楼418宽大的教室里,聆听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州教育局局长助理陈国安先生的专题讲座《理性的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时,这种对“文化坚持”的理解更加深入。那一天,陈教授从学者的角度理性分析了现代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强调当今教育应理性回归,这种回归应向民族文化和公民教育回归,而不是盲目地读经、不是盲目的读四大名著。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的中小学校要让孩子保持阅读的兴趣,阅读一些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经典,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自我、规划自我、成就自我、最后成为美丽的自己。陈教授的讲座语言犀利、见解独特、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给我们以启迪、深思。使我们明白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需要的是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缓缓而自然的文化浸润。所有的理念都要落地,所有的改革都要实践。及至去参观学校,我的感触又有新的伸发点。苏州市十中是一所集名人、名校、名园于一体的历经百年不衰的名校。早上九点,当我们蜀山区中小学校长一行四十多人走进校园时,那鲜明的苏州园林式的建筑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让大家仿佛走进了AAAAA景区,且不说北宋的花石纲、清朝的苏州织造府旧址、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十一次在此居住行宫,单就曹雪芹少年时代的乐园以及该校校董、校友蔡元培、胡适、费孝通、杨绛等历史文化名人,就足以让大家驻足良久而心生感慨。待到该校校长柳袁照在报告厅里专题介绍时,那种结合该校百年传统文化,打造新时代的“最中国的诗性教育”,更让我们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管理,进行一番重新的审视。以学生、教师、校长的健康、快乐、自由发展为教育的第一位;让学生、教师、校长都学会了解、敬畏、欣赏和创造美。从传统文化与百年校园精神,一路走来,做得多好呀!二、创新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到苏大的首场讲座便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兼职研究员、扬州首批名校长王力耕的《学校规范化、精致化管理》。王力耕老师以现在教育中面临的“办学三难”问题入手,从“管什么”的思考、“怎么管”的探索、“管的怎样”的期待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向大家阐释了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三人”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策略上提出了自己许许多多的独到的见解和成功的案例。其在管理上的创新思想与实践,叫人称道。在这个沐着初秋暖暖阳光的江南,去其创新的精彩不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州学习感触(王士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