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专题第9课识记知识必备理解文本研读探究片段赏析应用体验之旅整体感知重点揣摩写法借鉴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一、字音辨读1.踟躇()2.恹恹()3.干涸()4.訇然()5.人寰()6.狰狞()7.伶仃()8.熹微()9.夯土()10.攫住()11.岌岌()12.怨懑()chíchúhéhuánlínɡdīnɡhānɡjíyānhōnɡzhēnɡnínɡxījuémèn...............返回二、字形辨识1.chànɡ望青纱zhànɡ记zhànɡ发zhànɡ2.línɡ仃línɡ珑línɡ铛山lǐnɡ3.鞭shāoshāo微qiào佳人报xiāo4.xùxù叨叨有条不wěn魂牵梦yínɡzhí马缰怅帐账胀伶玲铃岭梢稍俏销絮絮紊萦絷返回三、词语辨析1.若隐若现·时断时续辨析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时断时续:有时断开,有时连续。例句①白色和粉色的睡莲也如含羞的出浴美女,在圆润的莲叶下,撩人心弦。②读者杨先生反映:十二化建宿舍五层以上居民家的供水总是,影响正常生活。供水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若隐若现时断时续返回2.体验·体会辨析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会:①动词,体验领会;②体验领会到的东西。例句①7月1日,建党90周年的喜庆日子,来自全省社科界六十余家社团组织负责人,自驾车深入母瑞山“绿岛红区,古色古香”的精彩旅程。②也许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到父母的苦心、辛酸!体验体会返回四、熟语释义1.引吭高歌:放开嗓子大声歌唱。2.不能自拔: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3.刻骨铭心:铭,把文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物上。像镂刻在骨头和心上,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4.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5.絮絮叨叨:①形容说话啰嗦,唠叨;②形容说话断断续续。6.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返回返回一、走近作者马步升,1963年生,甘肃合水人,中国现代作家。甘肃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以创作小说、散文为主,兼写文艺评论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小说和散文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作品,散文进入中国最新文学排行榜前五名。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边界》和《天干地支》。另有长篇小说《女人狱》、《北京不是你的家》、《花园中的大王》和小说集《老碗会》,长篇纪实作品《燃烧的太阳旗》、《守望平安》(与他人合著),文化史著作《走西口》、《西北男嫁女现象调查》、《百年甘肃》(与他人合著)。返回二、相关背景马步升的散文对历史如数家珍,西部民俗色彩也分外鲜明,加上潇洒的文笔、思辨的气质,历史感、现实感、生命感共同织出马步升散文绵长的意味,绘出了陇东黄土地活的灵魂。散文语言既生动浅显,又富有生活情趣,还带上了那么一些西北汉子的爽气。三、主旨把握本文记叙了作者与导师徒步考察长城时的一次“音声奇遇”,即在绝域、绝地听到了最具原始生命力的“音乐”,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追踪和捕捉绝地之音的独特经历和体验,让人们听到了真实的、颇具野性的精神黄钟大吕,触摸到一颗思远追古的执著之心。返回四、结构图示返回1.文中广义上的绝地(即“黄土林”)有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明确:自然景观有绝地上沟壑纵横,如同迷宫,又有晚秋朔风。人文景观有悬长城,一系列秦汉边卒的遗迹。作用有四:渲染环境,突出“绝地”中的“绝”;突出时空的亘远,引发人们思远追古的情怀;突出行走绝地的梦幻感觉与艰难;为下文写不期而遇绝地之音作充分的铺垫。2.作者为什么说“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返回明确:这句话分两部分来理解。前半部分是“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指的是过去。历史上,长城有着军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