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2.刻度尺的使用:①紧靠被测物体②观察零刻线、确定分度值③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3.秒表:小盘是分,大盘是秒分针没有超过,秒针读第一圈;分针超过,秒针读第二圈第一章声1.声音的产生条件: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条件: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4.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力----------振幅--------响度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快慢-------频率--------音调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各有各的特色5.弦(空气柱、水柱)的长短、粗细、松紧--------影响音调6.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7.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超声波的应用:声纳、B超、速度测定仪、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次声波的产生:火山爆发、海啸、地震、台风、陨石坠落、核爆炸、雷电8.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第二章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状态,取决于温度熔点(凝固点)是固态和液态的分界点沸点是液态和气态的分界点2.酒精灯的使用:⑴用外焰加热⑵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3.(1)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人正常体温为37℃注意:①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底)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③读书时注意“零上”“零下”4.(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2)判断物态变化的关键:明确:初状态-----末状态即:变化前是固态、液态、气态?变化后是固态、液态、气态?再根据定义确定(3)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吸热:汽化、熔化、升华放热:液化、凝固、凝华5.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蒸发的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吸热:夏天教室洒水降温、身上涂酒精降温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空气流动速度(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3)实验:水的沸腾①使用水银温度计,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357℃,酒精的沸点78℃)②水中气泡:沸腾前:沸腾时:③水的声音:沸腾前响度大沸腾时响度小(响水不开,开水不响)④沸腾前,水的温度上升沸腾时(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⑤停止对水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可见,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⑥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1.减少水量2.提高水的初温3.给烧杯加盖子⑦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水的沸点小于100℃,则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6.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的条件:遇冷液化的现象:露、雾、“白气”、“白烟”、“出汗”、山间的“云海”房间玻璃上出现小水珠(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变模糊液化放热: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蒸馒头时,上层的馒头先熟7.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现象:冰雪消融、铁变成铁水熔化吸热:高烧病人常用冰袋降温、冰块保鲜8.凝固------------由液态变为固态凝固现象:铁水变成铁钉、屋檐下的“冰凌”凝固放热:北方的冬天,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地窖里物品冻坏9.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是: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10.(1)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萘、明矾、食盐非晶体有:烛蜡、玻璃、沥青、松香11.(1)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态非晶体:温度变化(2)熔化吸热,温度上升趋势凝固放热,温度下降趋势图像:12.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