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病因及修改考情分析: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在河南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近七年中,一天有三年涉及该考点,且都是以主观形式考查,即给出语段或综合性材料,让考生判断画线句的语病类型,给出修改意见。仔细观察可得,语病类型的考查没有重复。如2012年6(2)考查句式杂糅,2009年5(2)考查动宾搭配不当,2008年5(2)考查成分残缺。预计2015年考查病句的可能性很大,以综合性的材料或者语段的形式考查,要求给出修改意见,病句类型是表意不明或不合逻辑。分值保持在2分。1、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A、主谓搭配不当。B动宾搭配不当。C主宾搭配不当。D修饰语(定、状、补)与中心语搭配不当。E关联词语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A缺少主语。B缺少宾语。C缺少谓语。D缺少必要的定语或状语。(3)重复累赘:它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的重复多余(4)语序不当:包括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状语语序不当。(5)句式杂糅:指把两种句式或两个意思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6)句意歧义:句子在特定的语境里,一般只有一个意思,如果一个句子有多种意思,让人产生误解,这就是句意歧义。(7)不合事理:就是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造成不合事理。(8)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虚词使用不当。2、辨析病句的方法:(1)找出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不当。(2)理清枝叶,检查枝叶同主干搭配是否得当。(3)检查枝叶本身,看用词是否得当,前后是否矛盾,语序是否合理。(4)辨析得名的语病,应先检查关联词语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3、修改病句的原则: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修改的方法可采用成分检验法(提取句子主干);寻找关联词语法、同类型句子比较法、语感把握法等对句子成分残缺的,增;搭配不当的或不能搭配的,调;成分多余累赘的,删;用词不当的,换。病句修改的原则:1、经济性原则:只改一处或一句话2、真实性原则:不能改变原意。3、针对性原则:根据病因修改病句修改方法:1、紧缩法:提取主干法。2、类比法:仿造一个简单句,和原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