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艺术美和形式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等相关知识。2、方法与过程: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分析自己身边的美与艺术的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二、重点难点:重点: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三、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图片、视频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㈠、导入:回顾:艺术的三种类型具象意象和抽象赏析罗丹的《欧米艾尔》《思想者》让同学们说说对画面的感受㈡、新授: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罗丹的《欧米艾尔》社会的角度——出卖肉体的妓女——是“美”还是“丑”?自然的角度——风烛残年、浑身皱纹等——是“美”还是“丑”?艺术丑和艺术美在艺术中使用丑的概念常有不同的含义。⑴艺术丑指艺术作品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⑵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⑶某些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⑷在园林艺术中山石以丑为美。艺术形象源于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艺术形象其实就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2、什么是形式美?在原始社会的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形式美的基本含义提问: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⑴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构成形态变化)语言元素是产生形式美的基础。(黄宾虹)⑵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构成审美意象)⑶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构成审美关系)作品剖析:《雄视》等(中国画,局部,潘天涛)语言元素的构成(点、线、面、色)语言手段的运用[构图、肌理(墨韵)等]语言规则的体现艺术美[在险峻中求平衡(掉毛、松乱的善斗雄鹰)]⑴变化和统一: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又称多样统一,也叫和谐。吴冠中的作品《高空普曲》等⑵对比与和谐:在造型的各种因素(线形、体量、空间、质地、色彩)中,例《向日葵》等作品⑶比例与尺度:刚欣赏过的雕塑《维纳斯》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的《萨平妇女》的构图⑷对称与均衡: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然而也有以打破均衡、对称布局而显示其形式美的。如螃蟹、蝴蝶、人体、贵州的《蜡染头巾》、马蒂斯的《蓝衣妇女》、花瓣器皿等;⑸节奏与韵律:建筑艺术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作品,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法则本身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所以,我们对形式法则的理解,应该是作品产生的主观条件,更好的欣赏美术作品。㈢、作业: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㈣、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