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歌:原名谭同古,河北顺平人。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66年加入河北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中篇小说集《城市热风》《大厂》等。什么是小说?它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按篇幅可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记得我们学过的《兰兰过桥》写的是新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肆揪瞪搀祭奠(dēng)(sì)(肆虐)(jiū)(揪出)(瞪着)(jì)(diàn)(祭奠)(chān)(搀扶)比读生字像泼像倒咆哮跳舞狞笑势不可当窄发抖呻吟塌你拥我挤跌跌撞撞乱哄哄盯冲揪吼推咆哮疯狞呻膛搀祭奠淌肆揪豹瞪•我会读•咆哮疯狂狞笑•淌着放肆揪出•豹子瞪了呻吟•胸膛搀扶祭奠咆哮:狂奔:狞笑:呻吟: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课文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迅猛地奔跑。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挡。凶恶地笑。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1、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第一段(1-6)黎明时分,村庄突然遭遇洪灾。(突遇洪水)第二段(7-13)面临死亡时,老汉组织村民撤离。(疏导撤离)第三段(14-23)老支书和儿子壮烈牺牲。(以身殉职)第四段(24-27)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祭奠英灵)学习目标(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读课文(1-5自然段),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分别用了修辞手法?。•黎明的时候,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是一场______的洪水。自学指导一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当山洪到来时,人们怎样做?老汉怎样做?2、画出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有关句子。2、把你找到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你觉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洪水来临,人们有什么表现?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村庄惊醒了。人们翻下床,却一脚踩进村庄惊醒了。人们翻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水里。是谁惊慌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人你拥我挤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疯了似的折回折回来。来。惊慌失措3、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生路——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4.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书记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1)他不说话,盯着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