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的课堂应该舍弃什么VIP免费

我们的课堂应该舍弃什么_第1页
1/2
我们的课堂应该舍弃什么_第2页
2/2
我们的课堂应该舍弃什么?最近我和四位老师到省参加了新课程研究课比赛活动,在观摩的过程中,我感受颇深。我时常为授课老师设计活动之新、运用多媒体手段之活、环节过渡之巧妙而暗暗喝彩。我认为现在的数学课真是越讲越生动有趣了!但是透过精彩热闹的背后,我却有了深深地担忧,因为很多课堂在设计上已经偏离了目标初衷,已经失去了课堂实效。下面,以我一孔之见,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大胆舍弃一些不合理、不合适、不合情的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一、过于简单的知识衔接,删!《确定位置》是四年级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本节课的目标是想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一些地点和场景,引入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多种,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并能较好地体现数学的现实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一位老师是这样讲授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吗?生:第三组第四个。(点了三四个学生起来说)师:你的好朋友是谁?他的位置在哪儿?生:是**,他在第四组第六个。师:那你们班长的位置在哪儿?生:在第一组第五个。(教师演示课件,大屏幕上出现的是全班学生的名字。)师:现在老师把你们的位置重新调换了一下,你们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吗?(学生纷纷根据课件上的座位图调整自己现在的位置,教室里热闹异常。我看了一下时间,上课已经过去了7分钟。)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你现在的位置呢?比如,第五组第五个,就可以用5,5来表示。(几乎所有学生立刻举手,喊:老师,我知道。)然后,老师又开始让学生纷纷用数字来表示自己现在的位置。纵观这一环节,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前面的步骤有必要吗?在上周我听到一年级的数学课,小朋友们都知道自己、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为何我们到了四年级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是第几组第几个,是不是太小儿科了?我知道老师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让知识学习有一个自然延伸的过程,好像我们总这样说位置有些啰嗦,所以就让学生慢慢领悟到需要用一个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可是大家都明白,一个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如果学生不需要经过任何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老师去问吗?数学课是一个思维训练课,没有思维的碰撞,再活跃的发言,再热闹的学习活动也是无用的。数学课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探究!可是,在我观察的课中来看,很多教师都犯了这样的错误,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所以,我建议删去前面铺垫的内容,直奔主题,开门见山,问学生:在我们的教室里,你们可以怎样来准确表达自己的位置?然后问谁会用最简洁的方法来表示?然后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用数字来“确定位置”。这样的开头岂不是痛快淋漓,重点突出?二、频繁的激励语言,减!有一节课,那位老师特别喜欢表扬学生,“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每个学生答对了问题都这样表扬,结果,一节课下来说了46次。(不好意思,我这样在下面打正字统计,有些像读书时统计老师说的口头禅。)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位学生听了这样的表扬会更加自信地参与学习中去。我只知道,在后面的教学环节里,老师说了你真聪明之类的话,学生脸上的表情已经没有了激动。的确,每位学生需要赏识、渴望承认,这样他们学习才会自信、才能快乐。但是,我认为不是他们需要,我们就可以无限制、无针对性地表扬学生,夸奖的话过多、过火,就没有了激励的效果。而且,我也认为这种频繁表扬是对真正能开动脑筋、真正付出努力学生的一种不公平。学生可能认为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得到这样的大肆表扬,那我们得到表扬太容易了。时间长了,你是在由衷地表扬一位学生,他也许已经无动于衷了。所以,请减掉那些言不由衷的表扬,使我们的语言激励有价。三、囿于模式的总结交流,换!在我听的十二节课里有十节课在快要结束时,老师都问了这样一句话: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体会?(或收获、感想)。比如学了圆的认识,学生一般都会说:我知道了圆是一个曲线图形;我知道什么叫直径和半径。我明白了在圆内直径是最长的线段。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后,学生就说:我认识了分数;我知道了生活中有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如果一个东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们的课堂应该舍弃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