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命题与教学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孙国华一、教学与命题考试(一)命题考试指导教学1、教学从评价开始,准确的评价为教学确定基点2、评价结果是教学的反馈,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3、测试结果对师生有激励和鞭策作用(二)试题改革有利于教学改革1、国人有很深的考试情结,教改不能抛弃历史传承的优秀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应该更加重视考试改革,要创新,也要继承。2、考试具有强烈的导向性,试题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试题改革对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三)命题考试是素质评价重要且实在的评价方法1、虽然考试无法全面检测人的各种素质,但是考试确实能够比较客观地检测到学习者在认知素质、心智技能、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方面的发展水平。2、考试结果虽然不能说明全部素质,但许多素质可以通过考试测量的科学方法来判断。2、优秀的试题出自教学高手3、优秀教师必需掌握命题方法和技巧(四)命题离不开教学1、命题者应来自教学一线二、命题的依据1、新课标(教学大纲)、教科书(本节聚焦)、高考《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与要求(Ⅰ、Ⅱ)。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本节聚焦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获取细胞膜?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1)本节聚焦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本节聚焦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叶绿体的结构是怎样的?叶绿体的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知识内容要求说明1—1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ⅠⅡⅡⅡⅠ(2)考试内容与要求2、学生知识和能力掌握状况,学生之间相互的差异程度等实际情况。3、考试预测要求达到的目的、平均分数即难度系数、应达到的区分度等。三、命题的目标与要求试题必须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注重考查科学素养,重视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1、梳理知识,深入了解知识点分级,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网络的构建。2、命题一定要研究教材改革的意图,尊重教材。3、以双基为重点,兼顾考查对生物知识的应用及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能力。4、题目的呈现方式要多种多样,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可用物理图形、曲线图、数图结合、文字描述、列表等多种形式呈现。5、建立不同情境下知识的合理联系6、确定题目的考查重点,命题的不同,题目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考记忆题目,重点在于考查主干、核心内容,而不是一些琐碎的知识。考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设置开放性答案试题。四、命题的原则考试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不同。平常的检测主要是诊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期中、期末、水平考试等则主要是水平性测试;调研、模拟等考试兼有前面两者的功能,而高考、竞赛则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目的各有侧重,命题自然不同。1、目标性原则2、基础性原则基础教育第一特性是“基础性”,我们对学生可以有很多美好的设想和期待,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制约教师的非分要求。设计难度过高的试题不亚于拔苗助长,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关注《课程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基础不等于简单,核心才是最重要的,这既是对今后教学的导向,也是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考生的认知差异性,教材内容的难易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编制具有一定梯度的不同层次的试题。3、层次性原则(1)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这主要体现非选择题中,即每一题的各个小问题难度应有区别,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该题是难题,在小问中也应设计难度较小的题(基本是送分的题)。(2)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但也有间隔和跳跃的情况,主要是考虑给学生解题过程以张弛有度。4、整体性原则(1)知识覆盖面要比较宽,而且应分布合理,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内容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2)设置的试题难度,应从试卷总体上作统一安排,要有适当的层次,容易、较难、难的比例应为7︰2︰1。(3)试卷结构编排应合理,题目难易搭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