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诗词,感悟作者在诗词中所抒发的壮志豪情。2、比较阅读,学习鉴赏诗词,提高品读诗词的能力。教学重点从诵读入手,抓住学习诗词的根本,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难点在比较阅读中,体会不同时代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减字木兰花,广西路上》,体会毛泽东诗词的特点。二、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1、赏读梅花2、梅花代表什么品质?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3、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何作用?三、老师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1、你能读出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吗?这些情感体现在哪些词上?2、课件展示课内要点,学生做笔记。四、比较阅读两首诗词1、为什么毛泽东要反其意而用之?2、两首诗词有何不同?3、小结:梅花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代表的形象不同,感情基调不同。(结合课件讲解)五、课外欣赏毛泽东诗词《冬云》冬云1962年12月16日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