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作为一所郊区学校的教学校长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我很荣幸。可以通过论坛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可以聆听领导对基层学校的管理提出的建设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我也有机会将我们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拙劣的做法,向各位进行汇报。共同分享是奢望,得到点津是祈求。我汇报的题目是《立足现实,提高教学质量之拙见》。汇报分四部分内容。一、学校现状分析及对策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570名学生,来自巨源镇8个村级小学,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59人,其中7人借调到市区学校,一线教师良莠不齐,学科教师短缺,教师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态势。全区25所初中,我们自己定位属于薄弱学校。但是面对现状,我们没有对客观现状进行牢骚,没有面对现状唉声叹气。而是面对现状进行深刻思考和冷静分析,在坚持(业务检查、校本研修、考试检测、狠抓起始学年、导学案和小测建设,外出教研学习)等常规以外,采取了一些切合我们学校实际的做法。二、结合学校实际采取的措施巨源一中近三年中考成绩的比兑。年度升入省重点人数升入市重点人数学校平均分2012512282.712013720301.2420141827284.36从此表中,可以看出,我们学校近三年的中考无论是省市重点高中升学人数,还是学校平均分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4年中考,省市重点高中升学人数突破30人大关,位于郊区学校第三位。正是因为有了成绩的比兑,我才有信心汇报第一个做法。做法1、毕业学年的分散教学、分层次教学及“三磨”经验。我们深知集体备课、校本研修对教学成绩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得需要多人的智慧。但我们学校实际,两个毕业班有一套教师来任课。其他年级教师的经常介入也不现实。我们就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毕业班教师团队的作用。我校教师是以学年为单位安排座位的。有利于学年团队的工作,学生可以利用早自习、晚自习、课间时间,带着自己的问题到办公室去请教,(每一学科都有增优和补差的学生)。教师面对面地去帮扶,这样,在学年内部,教师也有一种氛围。为了整体,每位教师都不敢怠慢。我们利用每天一节课的自习时间,将目标生集中到一个教室,安排一名任教进行提优训练。安排两位教师分别到班级进行答疑补差,每周一循环。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毕业班,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成绩提高的策略。集体谈话,个人谈话不知道多少次。给老师的感觉就是学校在“磨”老师,那老师怎么办,就要苦口婆心的去“磨”学生,学生怎么办,那就要认真仔细的去“磨”卷子。被我们老师戏称为“三磨”。2014届毕业班下学期进行了38次模拟考试,全批全改,学校印发了“批改记录”。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答。每次都排成名次,张贴在办公室。让任课老师知道哪些学生在自己的学科是薄弱的,自己是要负责任的。还能看到那些学生的排名是提高的,那些学生的排名是下降的,自己反思,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学生到办公室去问题时,也能看到成绩排名,成绩提高的更有信心,成绩下降的会奋起直追,形成良好的氛围。当然,我们也知道有些做法是不允许的,但是,我们做好了沟通,讲清了利害,师生都很适应。从结果看来,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学校为2014届毕业班定的指标是省市重点高中人数突破30人,结果省市重点人数45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做法2:依托东郊联盟,教学活动互相促进,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为了区域和谐发展,提高区域教学质量,郊区七所初中自发成立了东郊联盟。上学年度,我们聘请了中考五科我区知名教师为我们区域各学科教师分别作了五场关于中考命题原则及如何备战中考的专题报告。他们都曾承担过中考命题员,他们从自身体会出发,列举了相关问题的一些实例,并进行了事实求是的分析。很是精彩。区域学科全体教师开阔了眼界,近距离和中考命题员进行接触,基本掌握的命题方向和命题原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在李局的建议下,协作体开展了毕业年级五大学科的复习导向课,每个会员单位各承担一个学科,他们能够借鉴进修学校倡导的复习课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的进行复习课模式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全程跟踪,进行指导点评,同时对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