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范轶男《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VIP免费

范轶男《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1页
1/3
范轶男《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2页
2/3
范轶男《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3页
3/3
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设计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范轶男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中年级四年级单元第六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20.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全诗寓离情于景、借景抒情,用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写意的江畔送别图。在教学中着重把握一个“情”字,贯穿一个“读”字,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培养语感,提高素养。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小学生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教学不能枯燥地分析、机械地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放飞想象,品读语言,做到有感情诵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入境学生永远是课堂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中“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学写“陵”字。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大致理解诗歌的意思,背诵古诗。3、感悟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物,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重、难点: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物。2、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一、点题引入,开门见1、揭示课题。2、读懂题意,明确送别诗。3、指导“陵”的写法ppt显示:1、以长江水为背景的诗题2、“送”“广陵”变色;3、黄鹤楼图片及简介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练读古诗A、自读、B、导读C、范读2、想象画面理解诗意3、小结理解诗意的方法ppt显示1、古诗原文2、诗韵律节奏线出示3、地图动画演示理解(西辞下)4、“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画面三、再读古诗,探究语言1、品诗句,谈感受(烟花三月唯见孤帆尽)2、感悟景尽情不尽3、补充学习《江下行》1、图文出示理解“烟花三月”2、PPT出示,小结“借景抒情”3、配乐古诗出示4、PPT出示补充材料《江下行》四、三读古诗,对比提升1、练笔:这番的依依不舍都是因为故人西辞。可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假如你就是李白,在和孟浩然告别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一写。2、送别名句对比:是啊,离别不一定非要伤感,所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配乐出示古诗全文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3、有感情吟诵古诗五、四背古诗,感受升华1、激情吟诵古诗2、抄写古诗3、拓展积累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学生写话练习纸一份六、备注1、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思路: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不完全被教学依赖。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教师随机调控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并根据学情需要合理调整ppt的播放顺序。2、计算机多媒体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如突遇停电,电脑系统故障,视屏解码故障,音频故障等做好应急预案,备份课件资料等。七:他人评议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预设内容详细,运用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背景音乐演示充满古典韵味,能有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预设的学习氛围,突破重难点,促进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一份非常值得我学习的设计。(坊友:宋亚纳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范轶男《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