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课型:复习课题:力与运动(1)日期:主备人:潘大宏刘建明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平衡状态含义,会设计实验探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4.知道惯性,能解释惯性现象,了解惯性知识的应用.于人类的责任感。【重点、难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功的计算公式是,功单位是,2、功率是反映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基本单位是。3、有用功是指:用表示。额外功是指:用表示。总功是指: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4、机械效率:。其公式为:。5、因为有用功总功,所以机械效率100%。(填:<、>、=)6、在图11—38所示实验中,手拉绳做的功和动滑轮拉钩码做的功相等吗?若不相等,则那一个大?你能说明原因吗?二、新课学习1.再探动滑轮猜一猜:小明利用动滑轮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手拉绳做功了吗?动滑轮对重物做功了吗?这两个功相等吗?做一做:组装图示动滑轮,手拉细绳使钩码匀速竖直上升,探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钩码做的功之间的关系。(1)手拉绳做的功(动力做功)W1=。(2)动滑轮对钩码做的功(克服钩码重力做功)W2=。(3)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4)选用什么测量工具?、。(5)设计表格将测量的各物理量记录下来: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教师评价1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次数手的拉力F/N拉力移动的距离S/m钩码重G/N钩码升高的高度h/m手拉绳做的功W1动滑轮对钩码做的功W2123(6)数据分析: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钩码做的功相等吗?哪个大?你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读一读:阅读课本22页,明确机械效率的有关概念。(1)几个基本概念:有用功W有用:___额外功W额外:____总功W总:___(2)三者之间的关系:。(3)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即:。计算公式:。议一议:(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2)、机械效率能大于等于100%吗?为什么?(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辨一辨:利用机械竖直提升重物时,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利用机械水平移动重物时,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例题:用定滑轮缓慢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220N,当物体升高2m时,求(1)有用功W有用(2)总功W总(3)定滑轮的机械效率η(g=10N/kg)练习: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多少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大?(不计滑轮重力)§11.5机械效率(第一课时)【课堂检测】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2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物重为10N,重物匀速上升1m,绳端拉力为6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m,有用功W有用=J,总功W总=J,额外功W额外=,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2、用图示滑轮组把重G=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绳端的拉力为F=50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m,有用功W有用=J,总功W总=J,额外功W额外=,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_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B.机械效率总小于1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5、如图,用F为50牛的拉力恰能匀速提起重为80N的物体,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A、20%B、80%C、64%D、36%6、将重为4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0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的大小为25N,求:(1)有用功W有用(2)总功W总(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11.5机械效率(第一课时)【课后巩固】1、用一个动滑轮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