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第三课时第几)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1——5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区分几个、第几个,知道每个数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知道在公共场合要自觉排队。2、根据学习第几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排队是要按顺序的,从中可以用第几数数可以很快的数出来的经验。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知道1—5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学难点:学生对数的前后排列容易混淆,加强数的前后练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师:假期要结束了,明明要返回老家读一年级,为了不耽误爸爸和妈妈的工作,他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于是他来到车站买票。出示买票的课件。观察画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都排第几?一共有几个人,明明排第几个?通过排队买票的情境,你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教师出示主题图(到售票处买票情景图)。师: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公共汽车站)他们在干什么?(在排队买票)师:谁排在第一?(一位阿姨)谁排在第二?(一位老师)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第三)解放军叔叔排在第几?(排在第四)大哥哥排在第几?(排在第五)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师:每当我们外出时,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上汽车之前要先排队买票,时时处处要体现自己是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少年。2、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文具盒中取出四样学具,把它们排在自己的桌面上。师: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排在第二的后面?排在第四的是谁?(学生取出的的学具不同,排列的顺序不同,答案也不相同,但学具的数量是相同的)。二、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1)第一题: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明明获得第几名?谁是第二名?第三名是丁丁吗?(2)第二题: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提问:这幅图是什意思?这个小朋友一家一共有几口人?(5口人)都有什么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红)他们站在一排,从左数小红排在第几,(小红排在第三)小红的妈妈排在第几?(排在第五)。三、全课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1—5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通过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你们对今后的教学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