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7瀑布教案及反思VIP免费

7瀑布教案及反思_第1页
1/2
7瀑布教案及反思_第2页
2/2
教学案例7瀑布设计者:育才小学何晶晶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2能力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意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能背诵全文。三教学准备:小水珠生字卡、瀑布挂图、瀑布的声效磁带。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你们见过瀑布吗?在哪里见过?(生自由说)2出示瀑布的挂图。你们看这飞流直下的银河从天而降,多么壮观呀!咱们的叶圣陶老先生也忍不住写下一首诗来称赞这如此美妙的景象,你们想读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2同位互读,互听。如果都读准了,就在对方的书上画一朵小水花。3全班反馈认字情况。师揭开黑板,露出水珠娃娃的生字卡。你们看,水珠娃娃都从瀑布妈妈怀中跳出来了,它们迫不及待的要与你们交朋友呢!每个水珠娃娃都有着不同的名字,你们可要认清楚哦!(1)四人小组认读生字。(2)以小组为单位与水珠娃娃交朋友,上台摘字卡,认读,带读。(“屏”“转”强调是多音字)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三创设情景,读中感悟。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了瀑布的什么?(声音、样子、想象)2播放瀑布的声音,指名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的感受。3再自读课文第一部分,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感受?4指名读第一部分,师抓住两个比喻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惊涛拍岸是什么声音?疾风掠过树林有什么声音?你还仿佛听到了什么?5再播放瀑布的声音,生闭眼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再来描述瀑布的声音。6指导感情朗读第一部分。7指导背诵(1)同位互背。(2)指名背。(3)全班齐背。8巩固认字,送水珠娃娃回家,生齐读。四指导书写。1师找到事先藏好的三个不愿回家的水珠娃娃“阵、像、浪”,让大家一同把它们送到田字格小屋。2师范写“阵”。3生描写,再练写。【教学反思】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他们高度有效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首先在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确实让我费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因此在学生初步朗读诗歌领略了瀑布的美景后,我由瀑布妈妈自然引出了长相相似但有着不同名字的20个水珠娃娃(既20个生字),将生字的出现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了与水珠娃娃交朋友的情境,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他们,让他们饶有兴趣的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小组学习完毕后再指名上台交朋友,当小老师带读,对于其中的多音字,学生们不光说出水珠娃娃的大名,还有小名(另一个读音),从而回顾以前所学,真是一举两得。从学生们争先恐后举起的小手,从他们交上朋友后欣喜的笑容,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快乐的学习方式吧。接着,我用磁带让学生“不见其形,只闻其声”的听瀑布,借这一新奇感,引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渴望,引导学生抓住“好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象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感受瀑布飞流的巨大声势,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大胆想象:惊涛拍岸是什么声音?疾风掠过树林是什么声音?你还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让学生敞开心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课末,为了让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本课生字,我又设置了送水珠娃娃回家的环节,让学生们和娃娃们告别。学生们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口中喊着“再见”“goodbye”“欢迎再来玩”高高兴兴地把水珠娃娃一一送回到瀑布妈妈的怀抱中,通过再现,又一次强化了他们的记忆。此时,我又设置了一个意外,故意把三个水珠娃娃给藏了起来,让学生去找到它们,生象小侦探一样兴趣盎然地到处寻找,最后再把它们送到田字小屋做客,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了写字环节,保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又一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一个新环节。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对快乐学习有了更好的诠释。语文教学始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入手,为他们创设一个轻松和谐快乐的自主学习氛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7瀑布教案及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