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长城》教学设计VIP免费

《长城》教学设计_第1页
1/3
《长城》教学设计_第2页
2/3
《长城》教学设计_第3页
3/3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球溪镇小学宋群芳【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17课«长城»【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有关长城的资料、课文插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同学们,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评价长城吗?(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味。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1、品“长”,感悟气势。(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生:……)(2)、师: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3)、请看,这是一张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1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齐读。(4)、回归“奇迹”。远看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近看长城时,抓住了长城的哪一特点,然后围绕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高大坚固)(2)、高大坚固体现在哪?①指名读句子说感受。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②看看作者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请同学们细读第二段,在83页的上面的插图中找一找,标一标,圈出来。(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③出示长城近景图。这是长城的近照,了解长城的构造。(3)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这样的设计让你们感受了什么?(4)近看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我们由衷地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3、远看长城,它像一条蜿蜒盘旋的长龙。近看长城,它是多么高大坚固。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令作者想到了什么?(1)体会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2)哪句话说明了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比较一下,一块条石大概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⑶比较体会句子:劳动人们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万里长城。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2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参考联系1、2自然段体会。)教师归纳总结。4、学习第④自然段。①读课文最后一段。师生共同板书:伟大的奇迹。②教师总结:这句话,既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前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它进行描写的。③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了吗?四、总结课文,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1、教师指导学生依照板书总结全文。2、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出示各国领导人参观长城后留下的感言。五、拓展延伸板书设计:远看─长龙蜿蜒盘旋伟大17、长城近看─高大坚固的奇联想─血汗、智慧凝成迹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长城》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