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读书“沙龙”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情趣、谈锋、灵感;3.人数不多,小圈子,通常是名流;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话题广泛、雅致、自由;5.一般都有一位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我们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看见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现代沙龙延伸到会议方面,主要指规模较小、议题简要、非正式化的,由行业内的人士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会议,一般备有酒水糖茶,或有歌舞表演的活动。•有些报道,在你看到它的时候,它有些报道,在你看到它的时候,它正从一台台复印机里鱼贯而出。既然如此,正从一台台复印机里鱼贯而出。既然如此,它已经不是新闻。它已经不是新闻。发现,从定义上,就是一种一次性创造。真的新真的新闻,无法被复制出来。闻,无法被复制出来。•报道不一样的新闻读《读《2.9》有感》有感实验初中政治教研组实验初中政治教研组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家梦”喜欢思考,喜欢阅读,是马小平留给同事们的最深的印象喜欢思考,喜欢阅读,是马小平留给同事们的最深的印象•2012年1月16日,名不见经传,却又引起各种争论的深圳中学语文老师马小平,带着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离开了这个世界。•马小平在生前既不引人注目,其讣告也仅仅惊动有限的几所中学。他唯一得到的特殊待遇,是追悼会开得仿佛教育研讨会一般。几乎每一位致悼词的人都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和诗歌小说的种种细节,对于这个生前将生活和工作缠绕得如此紧密的人来说,这便是归宿吧。简历:简历:•1953年,出生湖南湘潭•1968年,15岁初中毕业、上山下乡•19781978年,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湘潭十中,中学语文教师1986年,湘潭一中•1992年,东莞中学•2002年,深圳中学•2004年,患脑胶质瘤•2012年1月16日,去世争议争议::马小平是个好老师吗?马小平是个好老师吗?•深圳中学学生李舒扬记得一个细节:一次家长会结束以后,马老师被很多家长围住,责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后来马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去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他在那里泣不成声,非常难过。”马小平教育理念:马小平教育理念:一:“教育灾难”与一:“教育灾难”与“灾难教育”“灾难教育”•“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马小平生前曾多次谈到他的教育理念。•马小平的理想,源自英国教育学家汤因比的“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理念。汤因比认为,人类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与“战争冲突”这两项灾难,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二:“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二:“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1.在大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成了马小平的偶像,他迷恋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与理念。在上世纪50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即提出“和谐全面发展”、“要思考,不要死背”、“走进大自然”、“没有‘差生’概念”的口号。•2.马小平的原则是:教育不是折磨,不是遥不可及的幸福,而是当下的幸福。•3.关于语文教育,马小平认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而事关人而事关人格养成、公民责任以及智慧与情感…格养成、公民责任以及智慧与情感…....正是思品课老师的全部责任。正是思品课老师的全部责任。•4.马老师会用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教完三年的课程,初三一整年都用来进行课外阅读,大量讲述鲁迅、卡耐基及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而课外,马老师还经常和他们下围棋、国际象棋,打桥牌,打篮球。•5.在来到深圳中学的第一节课上,他就宣布,“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学生们回忆,他讲到忘我时,常常连课本都不会去摸一下,而是依靠自己大量的知识储备发挥,和学生们互动,带动学生们跑进思考的草原;甚至,他会让学生们合上书本,在课堂上看电影,听音乐,欣赏诗朗诵。三:“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1.““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