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A.一(12—5n)B.一(12—3n)C.一(6—3n)D.一(10一n)【答案】B2、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I2B.C.NaO2D.H2O【答案】D3、R为1~18号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2O,②RO,③R2O,④RO,下列叙述判断正确的是()A.当它可以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B.当它可以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③和④C.当它可以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和③D.当它形成②时,也可以形成①【答案】BC4、A、B、C和D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A的阳离子和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AC的化合物;C和D属同族元素,其中C中核外电子数是D中核内质子数的2倍。B和D同周期且B的同素异形体之一是原子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族B.AD2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C>D>BD.BCD分子一定是直线型非极性分子【答案】B5、有、、H、T、D五种原子,可以构成双氧水分子,其种类共有()A.12B.14C.16D.18【答案】D6、将甲、乙两种非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①④B、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答案】C7、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所示实验不能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图②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则X气体一定是H2C.图③所示实验装置中CuSO4溶液可用于除去杂质D.图④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铝箔失去光泽,铝熔化并滴落【答案】C8、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下列是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④单质形成的晶体都为分子晶体;⑤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④正确D、①②③④⑤均不正确【答案】D9、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接近90°,其原因是(双选)()A.共价键的饱和性B.S原子电子排布C.共价键的方向性D.S原子中p轨道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答案】CD【解析】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其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的3p电子,当它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时,以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2个σ键,由于p轨道互相垂直,所以,H2S分子中的两个H—S键的夹角接近90°。10、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间的递变规律,既有相似性又有递变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的顺序是:HF>H2O,所以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的顺序也是:HCl>H2SB.IV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是:SiH4>CH4,所以V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也是:PH3>NH3C.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是:F>Cl,所以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酸性也是:HF>HClD.镁比铝活泼,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铝,所以工业上也用电解熔融氧化镁制备镁【答案】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答案】B【解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是He,核外电子排布是1s22s2的为铍(Be),He是惰性元素,Be是金属元素,显然化学性质不相似,A错;Fe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失去电子时先失最外层,再失次外层,失去2个电子变成Fe2+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6,失去3个电子变成Fe3+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5,B正确;硫离子的电子总数为18,C项错误;基态碳原子是2s比2p轨道能量低,先填满2s,再填2p,即,不存在半充满能量低的问题。1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答案】B13、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