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3、54、6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9、10、1181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6·石家庄模拟)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政策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解析:材料中“内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等信息表明经济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B项错误;材料中称这种经济政策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胜利了的”表明了对政策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在战后依然适用,不可能推动新经济政策实行,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淮北模拟)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B.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D.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包括诗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种敌意,反映了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不存在买卖和投机,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中不存在买卖和投机,故C项错误。答案:D3.(2016·衡阳模拟)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这说明新经济政策()A.目的是在苏联恢复资本主义B.实质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C.挽救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D.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解析:根据材料中主张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说明这一时期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答案:B4.(2016·淮南模拟)有学者认为:“(该政策)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学者评价的是()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苏联的“斯大林模式”C.西方的“混合经济”D.美国的“新经济”解析:材料中“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也允许大量的……私人贸易存在”与新经济政策的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私人经济的特点相吻合,故A项正确。答案:A5.(2016·南昌模拟)苏联史学家闻一在《凯歌悲壮》中将苏联历史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五个专辑,下列最能体现“剥夺年代”的是()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大规模开垦荒地解析:农业集体化是1927年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由于该政策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将农民财产收归集体所有,并且牺牲农民利益满足工业化需要的原料资金,所以被称为“剥夺年代”,故C项正确。答案:C6.(2016·赣州模拟)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村产生了很多富农,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了。要搞大农业,必须消灭富农的庄园,而且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各方面、各个地区都集体化。据此分析,斯大林意在()A.调整农村阶级关系B.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C.优先保护农民利益D.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析:材料信息“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言下之意是要把富农阶层全部消灭,把他们所代表的剥削性质的私有制全部发展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集体化,故A项正确。答案:A7.(2016·中山模拟)1933年8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苏联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