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一、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部分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2、难点:A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B墨子的反侵略主张。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墨子及《墨子》B了解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C了解孟子的反侵略主张2、能力目标A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能力B学习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3、情感目标A揣摩人物语气,理解文中人物形象B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及《墨子》2、积累文言知识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语气,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学生交流了解的有关墨子的生平,思想。(完成目标一)(方法:学生课前搜集,课堂交流,教师归纳)3、初读课文,整知文意A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扫清语言障碍。B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读准语气,揣摩语意。C学生再自由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此环节,初步完成目标2和3,可采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来理解词语,解决文意,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细读课文,揣摩人物讨论的语气、语意。A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的语气;B教师指导学生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意;课件展示:文中有关墨子、公输盘的对话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行默读课文,结合课件演示的内容,揣摩,交流对话的语气,语意,教师巡视释疑解惑;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读准人物对话的语气,教师予以纠正;D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文言知识课件展示:出示内容“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疑问、反问句式的翻译”“特殊句式”此环节完成目标2、3,采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也可印发资料,课堂测试。5、研读课文,理清结构课件展示:A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B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拔6、品读课文,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A研读课文,探究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的原因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2段B课件展示:a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态度。b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意图是什么?c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词,怎样批驳了他的“义”?d“公输盘服”试推想公输盘此时真的服了吗?他取消攻的计划了吗?e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方法:分小组交流、探究,组长做好探究记录,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发言。C引导学生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课件展示:结合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请你谈谈墨子在第一回合中是怎样让公输盘理屈词穷的?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结合对以上五个问题的思考,品味,交流墨子劝说的艺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三)课时小结(四)反馈训练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继续鉴赏墨子的劝说艺术;2、理解人物形象;3、体会墨子的反侵略方法(二)教学过程1、研读墨子与楚王的辩论较量,鉴赏墨子的劝说艺术?A学生分角色朗读13-16段,朗读时要注意各自的语气:楚王表现的是一种骄横之气,而墨子是进行劝说,话中多排比句,有理而气势磅礴;B引导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课件展示:a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b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c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讨论研究,自由发言C引导学生欣赏品读墨子在第二回合中所体现出的劝说艺术?课件展示:墨子在第一回合对公输盘的论辩中采用了“巧设陷阱,请君入瓮”的策略,那么在对楚王的这一回合中,他采用了哪些策略?请作简要评述。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探究,组长汇总读者讨论的结果,准备全班交流发言,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其共同探究问题。2、研读墨子对公输盘、楚王的辩论较量,探究其论辩的艺术?A学生齐读17-22段,要求读出紧张的气氛;B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