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三)一、选择题1.(2010黄冈模拟)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共性。下列分类的依据及分类方法正确的是()A.根据物质能否溶于水,将物质分为易溶物质和难溶物质B.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单质生成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物质中是否含碳元素,将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D.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将酸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答案D解析A项,物质可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物质,故不正确;B项,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有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的,不正确;C项,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钙是无机物;D项,正确。2.(2010·北京西城抽样)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水B.食盐水C.豆浆D.小苏打水答案C解析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胶体,蔗糖水、食盐水、小苏打水是溶液,只有豆浆为胶体。3.(2010·湖南九校联考)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C.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健答案D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只有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4.(2010·西安联考)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在常温下,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说明H2CO3酸性强于H2SiO3;在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说明H2SiO3酸性强于H2CO3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点是产生丁达尔现象C.KAl(SO4)2·12H2O是复盐;(NH4)2Fe(SO4)2也是复盐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A选项中,第二个方程式是在非溶液中进行的,不能够利用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来解释,A选项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点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B选项错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如金刚石和石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为混合物,D选项错误。5.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①金属单质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单质⑤酸性氧化物⑥酸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⑤⑥D.全部答案D解析①如Na+Cl2―→NaCl②如Na2O+HCl―→NaCl+H2O③如NaOH+HCl―→NaCl+H2O④如Cl2+NaOH―→NaCl+NaClO+H2O⑤如CO2+NaOH―→Na2CO3+H2O⑥如HCl+Mg―→MgCl2+H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B.由于BaSO4难溶于水,所以它是弱电解质C.海水晒盐利用的是蒸发原理,属于化学变化D.盐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答案A解析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B错;海水晒盐是物理变化,C错;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类,D错。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答案B解析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也称为酸酐,但多数有机酸的酸酐却不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OCH3,是两分子乙酸脱一分子水的产物,它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C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和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SiO2+4HF===SiF4↑+2H2O,D选项也不正确。只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的说法是正确的。8.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净化胶体B.用丁达尔现象可区分溶液和胶体C.将饱和FeCl3溶液长时间加热,一定得到的是Fe(OH)3胶体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答案C解析长时间加热、能使胶体聚沉,故C错误;A、B、D选项皆利用了胶体的性质,均正确。9.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nm~36nm的磁流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