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5届高三4月模拟练习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能水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氨基乙酸、甲醛、乙二醇均可发生聚合反应C.苯酚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则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D.实验室用溴乙烷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葡萄糖、苯酚、溴乙烷等物质的性质、缩聚反应的条件、乙烯的制备等,把握反应原理及反应条件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有机物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能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氨基乙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甲醛中含有醛基,乙二醇中含有羟基,均可与一些物质发生缩聚反应脱去H2O,故B符合题意;苯酚+碳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强,故C不符合题意;溴乙烷在浓硫酸作用下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应利用溴乙烷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可制得乙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这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的氯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白色烟雾B.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和D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D.向含B元素的盐溶液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可能不出现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知,B、C、D均为第3周期元素,又由于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故只有B为铝元素时符合题意,则C为硅元素,D为硫元素,A为氮元素。A项,四氯化硅与水反应生成硅酸和盐酸,因此得到白色烟雾,正确;B项,HNO2为弱酸,错误;C项,H2S与H2SO4能发生反应,但不能生成盐,错误;D项,含铝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是铝盐,也可能是偏铝酸盐,这两类可溶性盐均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错误。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KSCN可用来检验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B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可提高盐的水解反应速率CH2O2有氧化性H2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可溶于过量浓氨水中【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铁离子的检验、盐类的水解、双氧水的还原性及氢氧化铝的性质。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可提高盐的水解程度,故B错。H2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还原性,故C错。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但Al(OH)3不溶于过量浓氨水中,故D错。故该题选A。4.钠碱循环法是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25℃时,吸收液的pH约为10;吸收过程中,c(S)∶c(HS)=1∶1时,pH为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SO3溶液中:c(S)c(HS)=c(S)>c(OH-)=c(H+)D.中性溶液中:c(Na+)=c(S)+c(HS)【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电解质溶液中三大守恒关系的综合运用。A项,由题意可知NaHSO3溶液显酸性,HS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S)>c(H2SO3)。B项,吸收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电荷守恒:c(Na+)+c(H+)=c(OH-)+2c(S)+c(HS),正确。C项,c(HS)=c(S)时,溶液显弱碱性,则中性溶液中c(HS)>c(S)。D项,中性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及c(H+)=c(OH-)知,c(Na+)=2c(S)+c(HS)。5.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结构简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反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B.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C.1molM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2nmolNaOHD.A、B、C各1mol分别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答案】D【解析】有机物M经过稀硫酸水解,得到AB,CM,A均含有碳碳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