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恩的故事孩子在父母的期待中长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品德和习惯的影响力不能低估。这已经是公认的真理。现记录几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成长的快乐,品味教育的真谛,享受幸福的生活。故事:1:一天,一家人在客厅里闲聊。正值高考过后,姨的儿子考上了南京的大学,姐的女儿考上了上海的大学,邻家的宇东被美国的四所大学同时录取,一家人的话题慢慢地集中到送孩子出国深造上。大人们纷纷谈论着这些优秀的孩子求学的故事,赞美着他们刻苦的求学精神,全然没有在意还有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女孩琪恩坐在茶几的旁边,她玩弄着柔软可爱的气枕头,珍珠般的大眼睛时不时地在说话人的脸上扫过来扫过去,她在想什么呢?她听懂了人们的话吗?大人的褒贬毁誉之情她懂得多少?突然,她跑到自己的爷爷跟前,字正腔圆而又严肃认真地说:“爷爷,你这么大了怎么还不出国呀!?”全家人的谈话戛然而止,继而是一阵开怀大笑。奶奶一把抱起可爱的小琪恩,人们将注意力再次集中到四岁琪恩的身上。谁说孩子懵懂无知!她也许并不知道出国是怎么回事,但是,她已经从大人的语气、表情中读到了考上大学是令人高兴的道理,懂得了出国留学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让琪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客厅里烟雾缭绕,麻将声声,赌资满桌,喝酒划拳,人声鼎沸。她就会将把自己带大“英雄爷爷”与麻将桌上的好汉比美了。在不同的家庭氛围影响下,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的价值取向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天长日久、慢慢习染的过程其作用谁也不能低估。故事2:琪恩的父母都在深圳打工,他们都是高考落选的青年,几年的打工生涯让他们成长成熟起来。他们在深圳自己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生子,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优秀的青年。但是在传统观念下的人们可不这样看他们,这也包括琪恩的爷爷奶奶们,琪恩的爷爷奶奶在教育琪恩的过程中总是犯一些消极的暗示作用当我们与小琪恩戏耍时,琪恩的天真活泼、妙语连珠让我们赞不绝口,可是,琪恩的爷爷奶奶们时不时地冒出一句:“她就是不喜欢看书,将来也许不会读书。”我立马提出反对意见,我对琪恩的爷爷奶奶说,“你们千万不要这样说你们的小孙子,你们这是在犯错误,对琪恩来说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家人对孩子的期望,就像是阳光之于植物,阳光在哪边,植物的叶子就朝向哪边。一则父母在高考时失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将来也会败北,二则如今的高考制度已经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能以高考的成败来评价年轻人的优劣,三则琪恩之小足以让我们重头再来,过早的下结论无异于扼杀她的前途。父母长辈对晚辈的爱是真切的!但是如果其中夹杂着一些虚荣的东西,再加之认识的错误和方法的不当,我们就会犯下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前途的罪行。现在已经是父母的人,反观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言行,是否犯了或轻或重的错误;准备做父母的人们,是不是要提前告诫一下自己,他人的前车之鉴我们千万不能置若罔闻!故事3:孩子的语言真的是晶莹剔透、美不胜收啊!只要你用心去观察记录你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是来看一看小琪恩说了些什么吧!一次,我们开车去潇湘华天看望朋友,车窗外淫雨霏霏,美丽的长沙夜景一片模糊,小琪恩坐在车内自言自语发出了感叹:“下好大的小雨啊!”雨不是大颗大颗的,也不是扯成线的倾盆大雨,而是细细的、软软的、密密的、铺天盖地的,小琪恩用她的一“大”一“小”高度概括了当时雨的特点和下雨时的气势,真是绝了!正当此时,琪恩的母亲从深圳打来了电话,小琪恩又跟她母亲聊了起来,他母亲问了她许多的问题,她都慢条斯理的一一做了回答,也许是她的母亲问她现在正在干什么,她说:“妈妈,我们正在朝前走!”语速之慢、语调之平缓,语言之经典,令人难以忘怀。琪恩每说一句话,我们都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平时寡言的她今天比往常要多说很多话,她爷爷奶奶如是说。好孩子是大人用爱心夸出来的!有心的大人懂得抓住一切教育的契机,将懵懂的孩子引向健康、正直、善良、勇敢、谦恭的方向,而不是无视或者藐视孩子纯洁向上的心。记住孩子们小时候的语言,经常回忆,体会成长的快乐,品味教育的真谛,享受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