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9本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温、水溶液中盐类水解平衡、弱酸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不一定朝正向移动B.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变红色;反复数次,试管中的液体出现刺激性气味,标明乙醇已被铜氧化为乙醛C.我国古化文献《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KNO3)与朴硝(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知识D.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时,理想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B.标况下33.6m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10﹣3NAC.常温常压下,28克由C3H6和C4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个D.同温下,pH=1体积为1L的硫酸溶液所含氢离子数与pH=13体积为1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含氢氧根离子数均为0.1NA3.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A.酚酞具有弱酸性,且属于芳香烃B.酚酞的分子式为C19H12O4C.1mol酚酞最多与2molNaOH发生反应D.酚酞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呈现红色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测定Na2CO3、Na2SO4两溶液的pH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用同一电路测定等浓度的盐酸、醋酸两溶液的导电性比较盐酸、醋酸的酸性强弱5.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Cu+2O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6.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甲可与Z的某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强酸B.W元素的晶体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D.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7.25℃时,Fe(OH)2和Cu(OH)2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C(M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Ksp[Cu(OH)2]<Ksp[Fe(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线表示Fe(OH)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且Ksp[Fe(OH)2]=10﹣15.1B.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Fe2+):C(Cu2+)=1:104.6C.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D.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可加入适量CuO8.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实验表明胡粉难溶于水,加强热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湿气.则胡粉的主要成分为()A.PbCO3B.2PbCO3•Pb(OH)2C.Pb(OH)2D.(CH3COO)2Pb9.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B.一定条件下,甲、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甲、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甲、乙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NAB.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0.4NAC.常温常压下,18gD2O的原子总数为3NAD.7.1gCl2与足量的Fe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规律结论A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其单质也越活泼磷单质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