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平桂管理区平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主要是对下列哪种制度的反映?A.屯田制B.租佃制C.均田制D.井田制2.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地价增值很大。历史记载,在清朝前期财富“甲于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A.西安B.开封C.苏州D.汉口3.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4.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出现于:A.宋朝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5.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水排D.灌钢法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的时间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7.关于我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B.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清朝前期,最终放弃重农抑商政策8.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种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A.明朝中后期B.洋务运动期间C.鸦片战争后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10.《晋商》一书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B.宋元时期,商业发展进入高峰期C.秦汉时期,商运比较活跃D.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11.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在:A、宋代B、明朝中后期C、唐朝后期D、清朝前期12.明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C.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人来华贸易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13.我国农业生产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春秋战国以来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A.石斧、石锛B.骨耜、石耜C.青铜农具D.铁铲、铁犁14.明清时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实行海禁政策C.对商品征收重税D.商品经济活跃15.不属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是①外资企业的刺激②洋务企业的诱导③清政府的保护政策④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1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D.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17.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A.“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C.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D.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18.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先进B.古罗马人青睐中国丝织品C.丝绸经丝绸之路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丝织技术最为精湛19.东汉都市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灌溉工具B.冶铁工具C.播种工具D.纺织工具20.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外国投资B.列强的资本输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维新变法运动的刺激二.非选择题(31题分,32题分,33题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密方”的存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二:以下是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制作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