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能源1、下图表示一些物质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2、25℃时,向20.00m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②点时NaOH溶液恰好被中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H3CO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B.图中点①到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C.点④所示溶液中存在:c(CH3COOH)+c(H+)=c(CH3COO-)+c(OH-)D.滴定过程中的某点,会有c(Na+)>c(CH3COO-)=c(OH-)>c(H+)【答案】C【解析】A、图象可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1mol/L,②点时NaOH溶液恰好被中和消耗醋酸溶液20ml,则产生浓度为0.1mol/L,故A正确;B、图中点①到点③所示溶液中随滴入醋酸反应,水的电离被抑制程度减小,即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恰好反应后继续滴加醋酸,对水电离起到抑制作用,图中点①到点③所示溶液中XyZHA分散系胶体溶液烟B电解质酸碱盐C元素周期表的纵列主族副族卤族D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酸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C、点④所示溶液是醋酸和醋酸钠溶液,c(CH3COOH)+c(CH3COO﹣)=2c(Na+),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c(CH3COOH)+2c(H+)=c(CH3COO﹣)+2c(OH﹣),故C错误;D、滴定过程中的某点,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会有c(Na+)>c(CH3COO﹣)=c(OH﹣)>c(H+),故D正确;故选C.3、可逆反应aA(s)+bB(g)cC(g)+dD(g),△H=QkJ/mol,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A.T1>T2,△H>0B.Tl<T2,△H>0C.P1>P2,a+b=c+dD.Pl<P2,b=c+d【答案】D【解析】4、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的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答案】D【解析】5、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原子半径最小;X和W同主族;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Q<W;B.ZX3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X、Z、Q3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D.X2Q2、Y2X62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化学键种类都相同。【答案】C【解析】6、将5.1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A.200mLB.250mLC.425mLD.560mL【答案】B【解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天然气、乙醇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答案】B【解析】8、已知:①101kPa时,C(s)+1/2O2(g)===CO(g)ΔH1=-110.5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2=-57.3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碳的燃烧热用ΔH3来表示,则ΔH3<ΔH1B.若碳的燃烧热用ΔH3来表示,则ΔH3>Δ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答案】A【解析】ΔH本身有正负之分,放热为负值,吸热为正值。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碳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CO2,因为CO燃烧生成CO2是放热反应,因此,ΔH3<ΔH1,A对B错;C项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因此,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要小于-57.3kJ·mol-1;D项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要吸热故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kJ。9、肼(N2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