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表格里)1、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前期都()A.怠于政事B.大兴土木C.重用贤能D.诛杀重臣3、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4、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B.店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A.天竺B.朝鲜C.越南D.日本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A.贞观遗风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7.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进行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民族大融合C.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D.中华帝国的衰弱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的是中国的什么制度()A.科举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行省制9、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10,组织了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A、铁木真B、元昊C、完颜阿骨打D、阿保机11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12、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市舶司B平湖巡检司C宣政院D广州十三行13.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14.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5、下列少数民族及其首领搭配不正确的是()A、党项—元昊B、契丹—努尔哈赤C、女真—完颜阿骨打D、蒙古—铁木真16、“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B、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18、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澶渊之盟”订立之前,我国哪两个政权之间的争战()A.北宋和辽B.北宋和金C.南宋和西夏D.南宋和金19、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20.元朝时候,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小华的同桌,吃清真饭,家长信仰《古兰经》,你认为他是()A、满族B、回族C、维吾尔族D、苗族21、早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而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已占全国首位的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三国时期D、两宋时期2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23、“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的是()A、葡萄牙殖民者B、英国殖民者C、荷兰殖民者D、日本殖民者24.“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儿谣反映的历史故事是()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25.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