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5大国沉浮与中国梦一、选择题1.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D.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2.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3.“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同盟力量的差距B.意识形态的对立C.军事力量的失衡D.经济水平的差距4.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A.德国B.中国C.苏联D.英国5.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其中,“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社会危机促使国人深层思考国家前途B.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C.社会主义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选择D.当时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存在分歧6.“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材料表明全球化()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7.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材料不能说明当今世界()A.互相竞争互相制约B.具有多元和多样性C.多极化格局的确立D.巨人林立仍需发展8.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9.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0.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11.1987年欧共体根据签订的《单一欧洲法》,着手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对此,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