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8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柳州高三基础调研)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达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A、B、D项是其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答案:C2.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原告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邻居砍伐了他的葡萄树,但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没有严格使用法律术语,最终败诉,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审判程序”的特征,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B3.(2018·包头高三八校联考)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雅典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C.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D.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解析:材料中对于雅典一年召开40次,6000人几小时制定政策的做法感到怀疑,实质上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故D正确;A和B均不是材料中体现出的实质问题;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众参政意识的高涨,故C错误。答案:D4.(2018·西宁高三诊断)梭伦改革前,城邦公职人员由贵族会议“自行选举”。改革后,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这一变化有利于()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B.民众参与城邦一切政务C.产生高素质领导者D.雅典平民掌握国家权力解析:“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说明选举不再由贵族掌控,故A项正确;B项中一切政务说法绝对;抽签选举难以选拔出高素质领导者,故C项错误;雅典仍然是贵族掌握国家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A5.(2018·西安高三阶段测评)在克里斯提尼时代及之后的时间里,富有的贵族在消费上受到不断增加的限制和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多于个人消费。有一条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个人的3天的劳动”。这表明()A.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B.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C.禁止富人进行奢侈消费D.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解析:材料反映的富有贵族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并对其消费进行严格限制,表明雅典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B项正确;城邦公民拥有共同的信仰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限制富人进行奢侈的消费而不是禁止,C项错误;在古代雅典,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且D项表述与材料主题不符。故答案为B项。答案:B6.(2018·兰州高三评估)据记载“伯里克利(或说厄菲阿尔特Ephialtes)颁布了出庭陪审者履行义务的津贴。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以后又增加到三个欧布尔即半个德拉克玛)。”这一做法()A.反映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是为了获取津贴B.调动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C.保证了每位雅典居民都能参与政权建设D.是伯里克利笼络民心的一种手段解析:根据题意“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古希腊货币单位)”,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古代希腊在伯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