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Fe-56Ag-108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有人认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支持该观点的是A.HFB.H3O+C.NaHD.H2O2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氧B.氮C.碳D.氟3.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A.O2B.CaOC.CH4D.NaOH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B.HCl分子的电子式:C.氯化钠的电子式: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B.H2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A.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B.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D.CaCO3分解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D.CH4中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C.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10.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BCD两极材料Zn片.石墨Cu片.Ag片Zn片.Cu片Fe片.Cu片插入溶液H2SO4AgNO3溶液蔗糖溶液稀盐酸11.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H+向负极移动B.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C.Zn电极反应:Zn-2e-=Zn2+D.Cu是正极12.已知断开1mol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A.吸收183kJB.吸收366kJC.放出183kJD.放出366kJ1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稀有气体不活泼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e-稳定结构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W、X、Y、Z是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如下表:W单质是淡黄色固体X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Z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B.Z的氧化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离子半径:Z>W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1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体现出原子核外电子层呈现周期性变化B.原子半径:W>R>XC.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W的氢化物与R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较,前者强于后者,可证明非金属性:R>W16.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①Cl2与H2S溶液发生置换反应②受热时H2S能分解,HCl则不能③单质硫可在空气中燃烧,Cl2不能④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7.下列关于物质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酸性:HCl>H2CO3,所以非金属性:Cl>C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K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18.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l;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W>XB.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