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成就不属于此时期的是()A.大亚湾核电站兴建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青藏铁路的通车D.“神六”飞船升空2.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科技成就是()A.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B.“东方红一I”号人造卫星升空C.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3.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影片,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4.1950年8月,毛泽东提出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不能够体现()A.重视全面发展B.重视德育C.教育要面向世界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成为继美、俄之后国际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而“神舟”六号的升空,则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载人飞行。这既是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佐证,也为世界航天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不断提高②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各科研部门的通力合作④科学家的努力奋斗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有人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高科技成就进行比较后说,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积极发展高科技,是为了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积极推进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③国家战略决策的制定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你认为以上说法中()A.①②正确,③错误B.①正确,②③错误C.③正确,①②错误D.①②③都正确8.2005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的事实说明()①中国正努力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②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大幅度提高③抓住机遇,迎对挑战,与时俱进④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9.假设你是国家教育部教育司的一名职员,有幸向前来访问的外国友人介绍"211工程”计划,你如何来正确解释()A.国家着手实施该计划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B.面向21世纪,在全国创建一所最著名大学C.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D.在1993年2月11日提出的计划,故名1O.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有()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①恢复高考制度②倡导尊师重教③提出教育优先发展④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教育大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文革”期间“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国家至少要少培养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①教育须从本国国情出发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③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④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3.(07年高考江苏历史卷)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国参与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