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4)(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2.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A.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D.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3.黑格尔指出:“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强调了()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要有高尚的道德C.要肯定人的价值D.人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肯定人和人性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君主专制D.提倡因信称义5.“我考虑我自己”是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的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在欧洲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它()A.是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表现B.体现了自我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C.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6.“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B.“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C.“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D.“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7.马丁·路德认为:“凡国家社会合法的制度都是上帝美好的工作;基督徒从政,司法,照宪法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治理政事,按律科罪,开正义之战,从军,订合法的契约合同,置产,官府吩咐起誓,以及嫁娶等,均无不可行。”由此可见,马丁·路德()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B.开启宗教改革大门C.强调教会具备经济管理职能D.具有近代法治意识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①强调人性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9.“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C.路德教派的教徒D.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10.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道:“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行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但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都会死掉。”在此,卢梭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与行政权都非常重要B.立法权与行政权应相互配合C.议会是权力之源泉D.议会至上11.1761年《中国孤儿》英语版的序言尤其把伏尔泰的中国情结推向了极致:“够了,希腊罗马/它们都已失宠/大鹏展翅/飞向光明之源/寻找新的伦理/到东方中国之土/勇敢地把儒家之德/带到大不列颠之耳。”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向中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A.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建欧洲道德秩序B.以儒家“仁”的思想规范君主行为C.以儒家思想否定教会的思想专制,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服务D.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平等理念,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2.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他的根据是()A.法国曾帮助美国打败英国殖民者B.美国革命是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爆发的C.法国启蒙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D.美法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