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解析:选B。题目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2.(2019·安阳调研)普罗塔哥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在普罗塔哥拉看来,道德是以欲望和追求为培养目标的,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作为智者学派的领军人物,自然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故B项正确;根据哲学知识不难知道,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神学观念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3.(2019·黄石调研考试)据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可推知古希腊当时()A.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人们的思想充满迷信C.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D.民主政治获空前发展解析:选B。“人是万物的尺度”,梳理的是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对神的崇拜,故B项正确;该观点的提出,恰恰说明当时并未能很好的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故C项错误;该观点提出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高度繁荣,但是该观点不能反推出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4.(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联考)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A.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B.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C.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D.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解析:选C。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与材料中“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相符,故C项正确。5.(2019·银川模拟)钱穆指出,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他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之处在于()A.主张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相结合C.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之公民D.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解析:选D。据材料“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针对智者学派学说所造成的不良社会风气,提出“人生的共同真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为国家政体服务”等主张,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故D项正确。6.(2019·武汉调研)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感到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无法认识真理,进而热衷于对现实本质的认识,如怎么知道何者为真?可见,柏拉图认为()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是万物之本源”C.“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D.“本能是创造性的肯定的力量”解析:选B。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认为,人本身和周围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因此提出理念论。B项符合柏拉图理念论,故B项正确。7.(2019·东莞期末)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每一种德行都处于两种恶之间,这两种恶的一种是不及,另一种则是过分。与此精神最相近的是()A.真理至上B.中庸之道C.为政以德D.礼法并施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处于不及和过分之间”得出中庸,与B项表述相符,故B项正确;A、C、D项均与题意无关,故A、C、D项错误。8.(2019·吉林模拟)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